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表示 20 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或地区)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① 所示国家或地区是( )
A.日本
B.韩国
C.我国香港地区
D.我国台湾地区
【小题2】图中所示产业可能是( )
A.机械、化工、电力
B.食品、电子、宇航
C.纺织、服装、电子装配
D.煤炭、钢铁、汽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21 09:04: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产品生命周期依次可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当有不同类型的国家净出口该产品时,其生命周期进入下一个阶段。下图示意某产品生命周期,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题。
该产品在三类国家的产业转移方向为(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同类题2
二战后,中国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以农产品出口为主;20世纪60—70年代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为主;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台湾接受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制造业,与此同时向大陆投资并将制造业向大陆转移。近年来中国台湾经济逐渐衰落,中国台湾制造业投资在大陆逐渐减少,而向南亚、东南亚等地区投资逐渐增多,但仍有超过50%的制造业在大陆投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美国制造业转移到台湾的主要影响是
A.加剧台湾就业形势紧张
B.改善美国生态环境
C.台湾放松环境管治要求
D.降低美国产业竞争力
【小题2】20世纪70—80年代台湾企业到中国大陆主要投资的部门最可能是
A.石油化工
B.信息产业
C.纺织工业
D.精密仪器
【小题3】与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相比,目前中国大陆发展制造业具有的区位优势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原料价格较低
C.劳动力价格较低
D.环保要求较高
同类题3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1)简述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国家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同类题4
下图是我国三家境外投资企业相关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指图中a、b、c三个企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依次为
A.劳动力、市场、原料
B.劳动力、原料、市场
C.原料、市场、劳动力
D.原料、劳动力、市场
【小题2】对C服装厂而言,深圳优于北京的区位条件是
A.销售市场
B.交通联系
C.科技水平
D.工业基础
【小题3】青岛纺织厂向西宁转移,可同时促进两地
A.就业条件
B.城市发展
C.生态建设
D.产业升级
同类题5
20多年前,珠三角地区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电话机、电风扇、一般电子玩具等63种产品被珠三角地区列入了鼓励向外转移的目录,这 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
A.技术含量较高
B.污染较为严重
C.劳动力需求量较大
D.能源消耗较多
【小题2】新一轮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是
A.减轻工业污染
B.加剧环境问题
C.增加生产成本
D.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产业转移及其类型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