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A.重工业为主,工业基础好 | B.矿产资源丰富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
C.为上海的经济腹地,受其影响很大 | D.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
产业梯度系数表示某地区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产业梯度系数大于1,说明该地区的这一产业在整个地区中处于高梯度,具有发展优势。反之,则没有发展优势,以此作为区域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下表为广西部分地区的产业梯度系数。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第一、二、三产业最不具备发展优势的地区分别是( )
【小题2】图中最适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此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地区是( )

【小题1】第一、二、三产业最不具备发展优势的地区分别是( )
A.玉林、贺州、桂林 |
B.贵港、柳州、贺州 |
C.柳州、玉林、来宾 |
D.来宾、梧州、玉林 |
A.梧州 |
B.柳州 |
C.贵港 |
D.来宾 |
下表是1995-2014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表,阅读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比较项目 | 长江三角洲数据(以珠江三角洲为100)[ | |
1995年 | 2000年 | |
人均GDP | 73.9 | 73.6 |
科学家与工程师 占从业人员比例 | 128.2 | 157.3 |
出口依存度 | 24.8 | 35.5 |
实际利用外资占 固定资产投资 | 51.7 | 48.7 |
【小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14年期间( )
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低于珠江三角洲 |
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 |
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
①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
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存在差异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图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湖周边地区农业已从粮食生产转为园艺业
和乳畜业,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平坦,草场广阔
②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
③城市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④交通发达,距市场近
【小题2】下列不是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优势条件的是( )
【小题3】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大气污染 ③水污染 ④土地荒漠化
【小题4】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将一系列产业转移到苏北等地。
下列有关其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A湖周边地区农业已从粮食生产转为园艺业
和乳畜业,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平坦,草场广阔
②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
③城市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④交通发达,距市场近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A.劳动力丰富 | B.交通便利 | C.科技水平较高 | D.资源能源丰富 |
①水土流失 ②大气污染 ③水污染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有关其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B.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
C.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 |
D.与全国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侧重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
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

材料二: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1)据材料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____ ,推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______。
(2)简要分析江苏省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3)图中箭头代表人口迁移和产业转移方向,其中代表人口迁移方向的是箭头 ,代表产业转移方向的是箭头 。简述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发展的影响。(至少写3点)
材料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

材料二: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1)据材料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____ ,推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______。
(2)简要分析江苏省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3)图中箭头代表人口迁移和产业转移方向,其中代表人口迁移方向的是箭头 ,代表产业转移方向的是箭头 。简述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发展的影响。(至少写3点)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加入SDR并成为第三大货币篮子。全面体现了我国在经济发展、金融改革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大作用,对于人民币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材料二 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的经济示意图。

(1)图中B地区引进外资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2)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着一定困境,请分析主要原因。
材料一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加入SDR并成为第三大货币篮子。全面体现了我国在经济发展、金融改革以及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大作用,对于人民币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材料二 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的经济示意图。

(1)图中B地区引进外资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2)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着一定困境,请分析主要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2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壮大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的“城市群壮大计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略图”。

(1)长江中游城市群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分区中的 ,图中的丹江口水库是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起点之一,该工程的建设对湖北省不利的社会影响是 。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
(3)简述中三角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的优势区位条件:
(4)中三角地区历来是我国商品粮基地,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但近午来在全国的粮食生产格局中地位下降,分析其原因:
2016年12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壮大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的“城市群壮大计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略图”。

(1)长江中游城市群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分区中的 ,图中的丹江口水库是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起点之一,该工程的建设对湖北省不利的社会影响是 。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
(3)简述中三角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的优势区位条件:
(4)中三角地区历来是我国商品粮基地,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但近午来在全国的粮食生产格局中地位下降,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四小”经济发展程度和“三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1)试分析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区位优势。
(2)试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化进程的地理优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
(3)从能源和劳动力要素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四小”经济发展程度和“三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1)试分析说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区位优势。
(2)试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化进程的地理优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
(3)从能源和劳动力要素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政策优惠 | B.科技发达 | C.劳动力廉价 | D.产业升级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