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珠三角、长江经济带,一个个区域发展提升到国家级战略,并未涉及到长三角。“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终于,在2018年11月5日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被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浙江某地月降水量图和长三角一体化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列举影响长三角人口容量的因素。
(2)分析浙江某地5、6月降水量多,7月相对较少的原因。
(3)在长三角地区,上海的综合服务功能最为齐全,江苏经济实力强大,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安徽地域面积大、具有后发优势,这些都为长三角产业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阐述上海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
(4)从气候、地形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对河流径流量带来的影响分析长三角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港殊澳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大桥通车将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它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材料二 读下表。


(1)简述港珠澳大桥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社会经济作用。
(2)与其它世界三大湾区相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
(3)分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四个阶段。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技术经济水平梯度差异的两个地区按互补性原则,一个地区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会转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承接香港、台湾等的产业转移,经济实力得到极大的加强。但目前,粤北山区、粤东、粤西无论是吸收外资还是国内东部发达地区的投资都还不尽人意。

读珠三角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珠三角和粤北、粤东、粤西之间实现产业转移的差异优势最显著的是两地的
A.劳动力数量B.经济发展水平
C.三大产业结构D.历史和文化
【小题2】下列属于珠三角向粤北、粤东、粤西进行产业转移的拉力因素最可能是
A.区位经济条件B.资源富集程度
C.政府优惠政策D.资本人力丰富
【小题3】广东山区、东西两翼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首要考虑措施是
A.突出地方特色选择主导产业B.避免产业转移方式的多元化
C.发挥众多中小企业灵活优势D.强力发展能源资源密集产业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若干个相连的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部分湾区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和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下图是某世界著名湾区发展演进路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湾区核心城市最可能是
A.纽约B.旧金山C.东京D.杭州
【小题2】该湾区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A.地形平坦B.气候宜人C.科技发达D.交通便利
【小题3】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发展成为世界级湾区的条件,限制其发展升级的因素是
A.产业趋同B.环境污染C.规模偏小D.台风灾害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
A.便捷的交通B.广阔的经济腹地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D.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到2030年,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再次指出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根据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成渝城市群与东部沿海三个城市群相比具有的优势有
①拥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②城镇化率较低,可以为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起到示范作用
③地处西部腹地,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
④产业基础雄厚,是泛亚欧的重要节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小题2】成渝城市群要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①核心城市之间缺乏深度合作
②对外通达性较差,缺乏高端发展平台
③地区GDP增速太慢,还需提速
④区域中心城市太少,需要多升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7年3月,国务院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该湾区包括被誉为全球“硬件硅谷”的深圳、“第三世界首都”的广州、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的香港及澳门等城市,可媲美旧金山湾。大量国外人口流入,成就了广州“第三世界首都”的美誉。引起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政策优惠,交通便利B.商贸发达,就业机会多
C.气候宜人,环境优越D.科技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西方经济学家发现,一个地方人们夜间生活持续时间越长,内容越丰富,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据滴滴出行的数据显示,全国22:00到第二天06:00出行占比最高的10大城市中有4个位于珠三角地区,它们分别是佛山、深圳、东莞和广州。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珠三角夜行出行人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大B.工业发达,夜间作业时间长
C.外来年轻人口数较多D.流动人口较多
【小题2】数据显示,深圳夜间年出行人数多于北京,试推断其原因不可能是
A.深圳四季气候温暖B.深圳沿海食材更丰富
C.深圳毗邻香港D.深圳交通更便捷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广东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2: 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材料3: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

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根据资料分析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它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 10 月23日正式通车,极大地加强了三地的联系。2019年 4月 2日,跨越珠江干流,连接广州南沙区与东莞市的虎门二桥(南沙大桥)正式通车,这是大湾区规划后首个建成通车的交通项目。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

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
①海陆交通便利
②气候适宜
③东南沿海位置优越
④改革开放前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小题2】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有效措施是   (   )
A.鼓励人口大量迁入B.限制城市数量和规模
C.强化政府行政管控D.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小题3】虎门二桥实现了大桥建设的工厂化、装配化、智能化和标准化,这“四化”对大桥建设的积极意义主要有(  )
①可以缩短工期
②减少建筑垃圾
③降低工程造价
④提高工程质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