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四小”经济发展程度和“三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根据图表和所给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三大、四小”经济区(带)空间关系图。


材料三:2009年渤海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1)表中资料显示,江苏沿海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辽宁沿海经济带_________,但综合经济相差不大,请从自然方面分析原因。(6分)
(2)“四小”经济区中综合经济实力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区,该经济区二、三产业发展快速的原因是?(8分)
(3)从材料三可知,渤海海域水质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近岸,请分析原因。(6分)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包括中国北方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将大大提升北方沿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材料三 “环渤海地区略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有专家建议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此建议的好处。(4分,答对2点即可)
(2)比较A、B两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区位特点,简析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5分)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题对以上两区域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该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部分,请你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3)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圈的京沪高速铁路已于2008年4月18日正式动工建设。该铁路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这样做除了可节省土地外,还有何好处? (2分)
(4)调查发现,来自欧美的外资企业倾向于在以上两区域投资建厂,试分析这样做的理由。(3分,答对3点即可)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分)材料一 2014年4月28日,***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材料二 长三角与川渝地区示意图

(1)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又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简析“黄金水道”的价值。(6分)
(2)比较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各自优势,如何实现优势互补。(10分)
(3)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4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图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小题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小题3】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至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服装制造业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D.化学工业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广东省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双转移”战略,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着力抓好“四年大发展”84个重大项目,促进珠江三角洲协调发展。下列叙述中,与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关系不大的是(  )
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D.丰富的矿产资源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05 年至 2010 年广东省规划重点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 5 个石化基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A.市场广阔B.资源丰富
C.海运便利D.技术先进
【小题2】广东将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引导产业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资源利用率,追求集聚效应B.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C.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D.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小题3】广东实现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采取清洁生产技术
C.建立原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D.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建设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如图)。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面临严峻挑战。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从“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 “优势弱化,劣势凸现”。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劣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再加上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使得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的动力减弱。
(4)该区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广东省将船舶制造业列为本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并提出把以广州为主的珠江口地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将船舶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的积极意义在于
A.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B.推动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C.缓解广东省能源资源紧缺的状况D.改善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小题2】不属于广州建设造船基地的区位优势是
A.优惠的政策B.良好的航道和港口条件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能源和原材料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泛珠江三角洲,又叫“9+2”,是指珠江三角洲及与其联系比较密切的经济地区,包括港、澳和粤、桂、闽、赣、湘、滇、黔、川、琼9省区。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珠江三角洲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

(1)简要分析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
(2)材料二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什么?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做好第二次产业升级工作?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第Ⅰ阶段,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该地区在第Ⅱ阶段经济发展迅速,试分析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呈现____和____的特点。
(3)试简述第Ⅲ阶段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