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区位优势的是 ( )
A.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 B.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
C.有许多优势政策 |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
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台湾也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答问题。香港和澳门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都在珠江口,毗邻特区,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 |
B.都被外国侵占了400多年,我国政府都是在20世纪末恢复行使主权 |
C.中国血统居民占90%以上,祖籍以广东最多 |
D.都是特别行政区,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 |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佥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读四大湾区基本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
A.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沿海 | B.海陆交通便利,协作历史悠久 |
C.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 | D.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丰富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互通 |
B.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促进地区发展 |
C.推动粤港澳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区域转型升级 |
D.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技术合作平台,培育传统产业发展 |
A.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 |
B.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 |
C.利于发挥内地九市的金融、服务优势,提升经济地位 |
D.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2016年人口已达到13.26亿。1965年印度政府建立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一坎德拉出口加工区,同时也是亚洲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到1997年,印度共建立了7个政府主导的出口加工区。21世纪初印度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一方面原油价格猛涨,印度的外汇储备几乎耗尽;另一方面受中国“深圳特区”的启发,印度开始进行经济特区的改革。印度政府将7个出口加工区转型为经济特区。截至2015年6月,印度成立的经济特区564个,但只有192个经济特区是可以运作的。

印度七大产业加工区简介

(1)说明印度七大加工区的产业特点。
(2)分析印度经济特区建设的优势条件。
(3)推测印度经济特区建设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2016年人口已达到13.26亿。1965年印度政府建立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一坎德拉出口加工区,同时也是亚洲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到1997年,印度共建立了7个政府主导的出口加工区。21世纪初印度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一方面原油价格猛涨,印度的外汇储备几乎耗尽;另一方面受中国“深圳特区”的启发,印度开始进行经济特区的改革。印度政府将7个出口加工区转型为经济特区。截至2015年6月,印度成立的经济特区564个,但只有192个经济特区是可以运作的。

印度七大产业加工区简介

(1)说明印度七大加工区的产业特点。
(2)分析印度经济特区建设的优势条件。
(3)推测印度经济特区建设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连接香港、澳门、珠海的粤港澳大桥今年已建成开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将首先辐射到( )
A.东南亚 | B.中亚 | C.南亚 | D.澳大利亚 |
A.一城独大 | B.分工协作 | C.模式趋同 | D.同业竞争 |
A.政治界限消失 | B.消费差异加大 |
C.区域融合加快 | D.交通更加拥堵 |
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________产业。
(2)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做好第二次产业升级工作?
材料一 泛珠江三角洲包括港澳和粤、桂、闽、赣、湘、滇、黔、川、琼9省区。
材料二 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图。

(1)图中A代表________产业。
(2)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4)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做好第二次产业升级工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材料一表示 型产业在东亚地区的转移。简述80年代珠江三角洲承接韩国和港澳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90年前后珠三角工业总产值的差异及原因。
(3)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模式为(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工业、城镇过于集中;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材料一

(1)材料一表示 型产业在东亚地区的转移。简述80年代珠江三角洲承接韩国和港澳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条件?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90年前后珠三角工业总产值的差异及原因。
(3)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模式为(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工业、城镇过于集中;耕地减少、环境污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