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现阶段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劣条件。
(3)上海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内来自成渝地区的流动人口呈明显下降甚至回流的趋势。结合产业结构数据分析其中的原因。
(4)比较说明上海城市化水平状况,并分析产业结构对城市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读图、表及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分析现阶段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劣条件。
(3)上海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内来自成渝地区的流动人口呈明显下降甚至回流的趋势。结合产业结构数据分析其中的原因。
(4)比较说明上海城市化水平状况,并分析产业结构对城市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水到白洋阔连天”,被誉为“华北之肾”的三百里白洋淀,在建设雄安新区过程中称为生态保护重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白洋淀(淀为浅湖)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白洋淀 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水量明显下降。

(1)2017 年 4 月 1 日,我国正式发布设立雄安新区的重要决定。从人文地理角度,概述白洋淀所在的雄安新区的区域开发优势条件。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白洋淀 1、2 月和 5、6 月水位偏低的原因。
(3)概述白洋淀在调节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具体表现。
(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白洋淀几度面临“干淀”困境。为解决这一困境,雄安新区在建设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白洋淀(淀为浅湖)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白洋淀 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水量明显下降。

(1)2017 年 4 月 1 日,我国正式发布设立雄安新区的重要决定。从人文地理角度,概述白洋淀所在的雄安新区的区域开发优势条件。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白洋淀 1、2 月和 5、6 月水位偏低的原因。
(3)概述白洋淀在调节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具体表现。
(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白洋淀几度面临“干淀”困境。为解决这一困境,雄安新区在建设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 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
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 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
读下图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小题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 | B.对外开放政策 |
C.良好的区位条件 | D.侨乡优势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
A.地形的阻隔 | B.水源不足 |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列举北京可向雄安新区转移的两大产业。___________
(2)简述雄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当地社会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_
(3)为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简析雄安新区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
材料一 2019年1月2日,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国务院批准。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下图为“雄安新区示意图”。
材料二

(1)列举北京可向雄安新区转移的两大产业。___________
(2)简述雄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对当地社会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_
(3)为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简析雄安新区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
读“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关于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关于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属于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三角工业区由此受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工业区
A.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 | B.是我国著名的侨乡 |
C.邻近港澳台地区的特殊位置 | D.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3)广东为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应加快哪些方面的发展?_____;____;___。

(1)_______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3)广东为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应加快哪些方面的发展?_____;____;___。
下表是1995-2000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表,阅读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 )
【小题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
①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
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存在差异
【小题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小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 )
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低于珠江三角洲 |
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 |
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
①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
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存在差异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A.产业基础 | 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 |
C.著名的侨乡 | D.腹地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