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3年)

材料二 世界产业转移路线图

材料三: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总量
地带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总量(%)
人均GDP(元)
东部
58
41.2
7594
中部
28
35.7
4426
西部
14
23.1
3456
 
(1)材料三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这种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三个地带GDP的人均差异比总量差异要________(大、小)一些。
(3)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
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
 
(4)从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与美国产业构成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差异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美国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与其产业向外转移有关,美国转移到中国的产业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美国产业转移到中国,对中国何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据此回答25—26题。

【小题1】【小题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区配较差的区域是 (  )
A.西北区B.西南区C.北方区D.南方区
【小题3】【小题4】影响西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 (  )
A.资源短缺B.地表崎岖C.市场狭小D.交通不便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崛起。分析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不足。
(2)据历史文献记载,海河水系从1368年到1948年间,曾发水灾387次,在这500多年中,天津市被淹70多次,每次发生较大的水灾,都有100多个县受灾。试分析海河水系历史上多为害河的自然原因。
(3)黄淮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5年后全区人均GDP将达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和全国一并达到小康水平。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喀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沿边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B.与深圳相比,喀什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C.地处我国的青藏高寒区D.河流径流量受降水影响较大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多沿交通线分布
B.本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C.水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
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能大大促进中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下面是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模式一:小商品经营 → 个体私营企业 → 工业化 → 城市化
模式二:大城市扩散 → 乡镇企业发展 → 工业化 → 城市化
模式三:沿边开放 → 边贸发展 → 城市化
模式四: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小题1】四种模式中,以政策为动力推进城市化的是
A.模式一B.模式二C.模式三D.模式四
【小题2】下列地区中符合模式四的是
A.苏南地区B.浙江温州C.云南德宏D.东北地区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50%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⑴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
⑵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两个方面。
⑶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简要评价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的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7年12月 “圈点新天府”评选活动开始启动。“天府”代表着物产丰富的沃土,它不是单纯的GDP指标,而是资源的富饶,是指依靠本地可再生、可持续的自然资源创造“粮、棉、油、肉、蛋、奶”等生活所需的富饶。
材料二:2008年评选出的十大“新天府”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江南“天府”的“失落感”并不明显,这主要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崛起。改革开放后,在苏南,一个个工业开发区建起来了,一个个科技园区建起来了,一个个小桥流水的村镇变成了一个个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专业镇”,美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都来了,这里成了世界加工厂。
(1)“新天府”的评选活动异常激烈,成都平原不负众望,守住了“天府”的桂冠。试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位于我国国土最东部的“新天府”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与山东半岛相比,该地区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
(3)阅读材料三,谈谈苏南地区工业集聚现象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比较两个工业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________国的________工业区;乙为我国最具实力的________工业基地,C为________铁矿(城市)。
(2)两个工业区发展重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中叶,甲工业区在经历了大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曾一度衰落,后实施综合整治重新焕发活力。乙工业基地的振兴可以从中吸取哪些有益经验?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酝酿已久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于2010年12月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雾,是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近地面的空气冷却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

材料二:成渝经济开发区地形、产业规划图


材料三:四川省2007年农业人口流动数据比例(单位:%)


材料四:资料记载,乐山大佛在唐代建成之初,佛体丹彩描绘,金粉贴身,形象光鲜。如今大佛全身布满沧桑,脸上的黑色条纹如一行行眼泪,胸部、腹部和腿部剥落了好几大块,露出红色“肌肉”。

(1)根据材料分析重庆冬季雾天多的原因。
(2)山城重庆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 ;简要说明该类灾害的防御措施。
(3)简述重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根据材料分析该省农业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成渝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可能给该地区农业人口流动带来的变化。
(5)乐山大佛属世界 遗产,造成乐山大佛现状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目前很多人提出了保护建议,请据材料说明保护乐山大佛的重要性。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表为我国广东、广西两省有关发展指标。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2010年)
材料二:我国珠江水系图

(1)比较分析2005-2009年,广东、广西两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差异。
(2)2005-2009年,广西农业生产构成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给珠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哪些改变?
(3)简要分析北部湾地区的工业发展优势。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