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材料1: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某日等压线分布情况图。
材料2:
材料3:下图为丙地区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图。
(2)结合材料2,描述乙地6月份与7月份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试分析舟山群岛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请你为促进其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人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从第一产业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城镇化是指二、三产业在城镇经济结构中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的过程。 调查发现,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同步增长的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表1为“2004年和2014年青海省各市(自治州)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的年均增长率(%)对比表”。
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青海省各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增长率,叙述正确的是
A.200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大于产业城镇化 |
B.2004年产业城镇化均滞后于人口城镇化 |
C.2014年人口城镇化总体大于产业城镇化 |
D.2014年产业城镇化总体超前人口城镇化 |
A.2004年海北州、果洛州和海西州属于人口超前型 |
B.2004年西宁市、黄南州和玉树州属于产业超前型 |
C.2014年各地区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都不协调 |
D.2004年至2014年玉树州由不协调型转为协调型 |

【小题1】该国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 B.工业化速度快于城市化 |
C.属发达国家 | 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
A.劳动密集型产业 | B.资源密集型产业 |
C.能源密集型产业 | D.现代服务业 |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如下表)。
【小题1】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①④ |
材料一 国际上,湾区一般指沿海众多港口城市组成的区域,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称为湾区经济。下表为世界四大湾区相关资料比较表。
指标 | 粤港澳大湾区 | 东京湾区 | 旧金山湾区 | 纽约湾区 |
占地面积(万km2) | 5.65 | 3.68 | 1.79 | 2.15 |
人口(万人) | 7 000 | 4 383 | 760 | 2 340 |
GDP(万亿美元) | 1.36 | 1.8 | 0.8 | 1.4 |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TEU) | 6 520 | 766 | 227 | 465 |
机场旅客吞吐量(亿人次) | 1.75 | 1.12 | 0.71 | 1.3 |
第三产业比重(%) | 62.2 | 82.3 | 82.8 | 89.4 |
代表产业 | 金融、航运、电子、互联网 | 装备制造、钢铁、化工、物流 | 电子、互联网、生物 | 金融、航运、计算机 |
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

(1)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
①面积大、人口多,经济规模大
②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大
③全年温和湿润,适宜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④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交通便捷的海港群和空港群
⑤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
(2)简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意义。
(3)比较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级三大湾区在产业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
(4)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
C.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 |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显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小题1】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①以旅游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土地供给充足 | B.房屋租金较高 | C.经济发展缓慢 | D.人居环境恶化 |
A.浙江温州模式的推进动力是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引起的工业化 |
B.苏南模式的推进动力是边境贸易的发展 |
C.珠江三角洲模式的推进动力是外资企业发展引起的工业化 |
D.东北模式的推进动力是乡镇企业发展引起的工业化 |
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 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③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 ④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