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1980~2002年三次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表,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中国1980~2002年第一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
(2)请描述中国1980~2002年三次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3)由表格可知,城市化进程与________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第________、________产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
(4)由中国第一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谈一谈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下题。

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不属于促进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 )
A.位于长江三角洲B.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
C.拥有发达的铁路网D.能源矿产丰富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图。据图可判断该区域(   )
A.城镇数量不断增加B.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C.城镇体系日趋完善D.用地紧张有所缓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示意图”。

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①是日本工业化率变化曲线,日本工业增加值呈现增加趋势
B.②是中国工业化率变化曲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与工业发展不够协调
C.③是中国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中国的城市环境问题比日本轻
D.④是日本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当前日本城市化速度快于中国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一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下图为中原城市群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郑州市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结构图。

(1)郑州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通过该市的铁路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2)中原城市群中处于最高等级的城市是________,该城市群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
(4)分析郑州城市规划中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并对这种分布做出评价。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京津冀协调发展已经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京津与冀位置相邻,但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差异巨大。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既有利于缓解北京、天津的城市问题,又有利于促进河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已经将B地作为北京的副都,分散其部分行政功能。下图甲中示意首都圈地区图,图乙为京津冀两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1)根据图乙分析京津与冀之间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异。
(2)根据图甲分析B地成为首都部分行政功能疏解地的原因。
(3)提出解决北京主要城市化问题的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小题2】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是(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深圳行政区域调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世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该图反映深圳市城市化    (   )
A.起步晚,扩张速度快B.起步早,目前水平高
C.起步早,用地规模大D.起步晚,空间结构好
【小题2】目前,推动深圳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
A.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B.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
C.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D.环境质量的不断优化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纳瑟姆曲线表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二个拐点:当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代表经济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这个国家尚处于农业社会;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经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这个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到超过70%之后,出现第二个拐点,代表经济发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这时,这个国家也就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