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中国1980~2002年三次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表,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中国1980~2002年第一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
(2)请描述中国1980~2002年三次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3)由表格可知,城市化进程与________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与第________、________产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
(4)由中国第一产业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谈一谈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3-31 10:02: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形式为( )
A.城市的郊区化
B.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C.逆城市化
D.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同类题2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阶段
B.②阶段
C.③阶段
D.④阶段
【小题2】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同类题3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读“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演变路径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B.197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C.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D.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小题2】我国城市化属于图中的( )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同类题4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新型城镇化要通过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皖南地区毗邻长三角, 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但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皖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皖南地区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
B.交通便利,环境条件较好
C.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
D.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充足,技术雄厚
【小题2】皖南地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①小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
②城镇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③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待遇不平等
④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3】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关于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已经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B.目前该区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程度高
C.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多种经营
D.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使用大型机械
同类题5
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 工业 B. 园艺 C. 物流 D. 商务
【小题2】高铁站对城市化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郊区城市化 B. 城市空心化
C. 逆城市化 D. 过度城市化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