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长三角”经济圈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由江苏和浙江的16座城市形成的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之一。读下表有关资料(2007年数据)。

完成下面小题。
 
GDP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经济外向度



“长三角”
46672
3.4
54.4
42.2
126.7%
全国
249583
11.3
48.6
40.1
66.2%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长三角”经济发达,GDP约占全国的20%
②“长三角”农业生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③“长三角”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④“长三角”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小题2】有关“长三角”发展阶段及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②工业化阶段 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④扩大制造业规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示意我国某三个省(市、区)2016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城市化水平与GDP的对比。完成下列小题。
省区
第一产业
比重(%)
第二产业
比重(%)
第三产业
比重(%)
人均 GDP
(元)
GDP(亿元)

4.16
44.84
51
83923
47251.36

10
37.3
52.7
35499
1151.41

10.07
48.01
41.92
54066
14886.23
 
【小题1】甲、丙两省(市、区)最可能是(  )
A.浙江、西藏B.上海、吉林C.上海、西藏D.浙江、吉林
【小题2】关于甲、乙、丙三省(市、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农业总产值很低B.乙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C.乙区域内部发展差异仍较大D.高科技成为丙省发展的主导力量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工业化水平指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最明显的阶段是(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二、三阶段
【小题2】由示意图可推测,第三阶段(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B.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C.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D.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6月国家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核五圈四带”空间发展格局。

(1)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3)在“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中任选其一,说明其发展方向。
(4)分析近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企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的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小题2】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读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可能原因是(  )。
①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缺乏    
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⑤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小题2】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D.工业稳步增长
【小题3】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构建大城市群,增加自然环境容量  
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贵安新区地处黔中经济区,是2012年“国发2号”文件中提出实现贵州后发赶超和跨越发展的主战场。其发展带来的影响有(   )
A.产生逆城市化现象B.增加就业机会C.拉动区域经济发展D.加快工业化
当前题号:8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工业分布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工业可能是(  )
A.煤炭工业B.电力工业C.瓶装饮料工业D.高技术产业
【小题2】该工业对东部城市的主要意义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②提供居民食品 ③供给工业原料 ④提供能源保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1—2013年,“粤东西北”(  )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小题2】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
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
【小题3】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