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见下图)。


材料二  资料显示,中国汽车从年产量不足200万辆,激增到超过850万辆,只用了6年时间。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在全世界汽车产业的排序已经从第8位升至前3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潜在市场。

(1)在六大汽车产业群中,东北汽车产业群竞争优势较大。试分析该地发展汽车工业的主要竞争优势。
(2)分析我国汽车产销量一直增长的原因。
(3)汽车产业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具有较强的经济效应。试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湾区是由一个或若干相连的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湾区依托海港城市的交通枢纽和门户优势,高效配置资源,形成了具有开放经济结构的湾区经济,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材料二 下因为粤澳港大湾区示意图。下表为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大湾区基本情况对比表。



(1)与其他世界三大湾区相比,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  
(2)对比其他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世界级大湾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甲与图乙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数量的分布,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是________
(2)分析该镇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的主要原因。
(3)该镇的经济要实现持续增长,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该地的电子装配企业近年有向苏北和皖中转移的趋势,试分析这种转移产生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自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①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 ②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地区 
③位于珠江口,水陆交通便利 ④位于珠江三角洲,科技力量雄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1990年以前深圳工业产值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
①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②劳动力相对不足
③工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④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今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材料二:武汉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超过10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在世界城市中排前列,2016-2018 年,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多家知名电子及通信设备企业,陆续将其研发中心及生产环节迁至武汉,主要集中在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别称"中国光谷")。“十三五”期间,武汉将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材料三:2016年湖北汽车产业已迈向4000亿元规模,未来5年,湖北省将加快东风公司省内三大基地和上海通用武汉基地建设步伐。建设武汉乘用车制造基地、十堰商用车制造基地、襄阳轻型商用车及中高档轿车制造基地、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基地等四大整车制造基地。培育武汉及周边城市汽车零部件“环状”聚集区、“十襄随”汽车零部件“带状”聚集区、“荆荆宜”汽车零部件“三角状”聚集区。

(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武汉的高校林立,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对武汉城市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任答三点即可)
(3)根据图文材料说明武汉发展通信设备产业的优势条件。(任答四点即可)
(4)根据材料分析湖北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湖北省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任答三点即可)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无论是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竞争力,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都堪与世界一流城市群匹敌。不过,粤港澳大湾区又是极其特殊的存在,故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出“广深港澳(位置见下图)四大龙头均为中心城市,同时它们在功能定位上又各有分工,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思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湾区引领作用的是
A.广州B.深圳
C.香港D.澳门
【小题2】在功能定位上的分工和侧重会促进广深港澳
A.交通条件改善B.环境质量提高
C.就业岗位增加D.产业结构优化
【小题3】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有利于港澳
A.增加城市用地规模B.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C.改变城市服务职能D.降低城市人口密度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如下表)。

材料二 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图。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镇化第一因子的差异。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次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

(1)图丙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和长江三角洲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
(3)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正积极筹备风力发电场。分析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4)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5)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

材料二   江西省区域图


(1)图示铁路的走向基本与______延伸方向一致,影响其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并指出B河流域所在区域的地带性土壤类型。
(2)与东北平原相比,说明图示区域粮食单产高而商品率较低的原因。
(3)针对鄱阳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河,治河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的治理理念。判断该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结合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谈谈你对这治理理念的理解。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由西向东,分别位于西中东部经济地带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西安、郑州B.成都、武汉、南昌
C.沈阳、太原、西安D.昆明、长沙、福州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