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日本逐步跨入了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具有发展初级产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
B.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转向高科技工业
C.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的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资源密集型产业的飞跃
D.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日本的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小题2】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
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0-14 12:17: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依据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三个地带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除北京外其他各省(市、区)都属于沿海地区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属于沿边省区
C.重庆直辖市属西部经济地带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小题2】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相吻合;是南方和北方、水田与旱地、传统水稻与小麦区的分界线
C.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同类题2
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每年都有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死海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生活在死海岸边的人们发现这里的沙漠常弥漫着大雾。
以色列能源缺乏,93%的能源依赖进口。目前能源消费以煤、天然气、原油为主。近年来,以色列政府大力发展可再生的替代新能源,按照规划,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结构组成大约为太阳能49%,风能30%,生物燃料21%。
材料二: 以色列部分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图。
(1)描述以色列降水的分布特点是
、
。
(2)以色列使用的新能源应该是以
、
为主,原因是
、
。
(3)分析死海沿岸沙漠地区经常弥漫着大雾的原因。
(4)以色列对欧洲的花卉出口量冬季
夏季(填“大于”或“小于”),试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3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的集中分布地带海拔是
A.800~l 400 m
B.1 400~2 200 m
C.2 200~3 200 m
D.3 200~3 800 m
【小题2】影响岷江上游民族聚落类型垂直带谱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和国家民族政策
B.地形和民族农业生产方式
C.河流和民族建筑风格
D.矿产和民族工业生产方式
同类题4
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份能正常灌溉的耕地。望天田是指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图示为我国部分省区耕地利用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省区耕地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云南因为降水少,旱地的面积较大
B.在各省区中西藏的水浇地面积最大
C.福建气候湿润,水田面积居各省区之首
D.安徽的耕地结构受降水影响大
【小题2】据图推测,甲最有可能是 ( )
A.吉林
B.上海
C.新疆
D.贵州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观察图中广州、福州、武汉、郑州、兰州等城市的温度信息,归纳描述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2)成都与南京纬度相差不大,但1月均温相差较大。请说出它们的差异所在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比较我国冬季南、北方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