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的陆域空间和可用资源越来越稀缺,我国将目光转向辽阔的海洋。21世纪,我国进一步实施南海开发战略。南海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对外贸易、海域安全等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永兴岛是三沙市的行政中心,面积约2.6平方千米,属于珊瑚岛。红树林是世界上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素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等美称,对地区生态起着平衡作用,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南海海岸为我国红树林的重要分布区。下图为南海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描述我国南海区域地理位置的特点。
(2)简述我国南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简述红树林的生态效益。
(4)三沙市海域广阔,但陆地面积小,该市以永兴岛为“试验田”填海造陆,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挪威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境内2/3为山地丘陵,植被覆盖率高;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家,造纸、造船、机械、水电、化工、木材加工也是挪威的传统发达产业。挪威森林猫生长的环境非常寒冷和恶劣,因此它长有比其它猫更厚密的皮毛和强壮的体格。挪威森林猫体大肢壮,奔跑速度极快,不怕日晒雨淋,行走时颈毛和尾毛飘逸,非常美丽。

(1)推测挪威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国家的原因。
(2)水电是挪威的传统发达产业。分析挪威发展水电的优势。
(3)分析挪威森林猫长有比其它猫更厚密的皮毛和强壮的体格的原因。
(4)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挪威森林猫,推测他选择什么位置进行拍摄合理。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气候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该地最有可能是______(鲁中、苏南、琼中、滇西),属于______气候。简述该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的有利影响。
⑵ 图中①、②、⑦、⑧四个地点,冬季气温最高的是__。理由是什么?
⑶ 图中序号(①缺少水源林的丘陵区,②丘陵梯田区,③灌溉农田区,④城镇地区)表示的几个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__。本地区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可采取哪些措施?
⑷ 本地区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理想途径有______、______。
⑸ 为了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该地区所在城市带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说出图中祁连山脉的走向及其两种地理意义。(3分)
(2)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6分)
(3)甲、乙两地都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指出其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3分)
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主导区位因素: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图“我国某省(区)的地理资料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年均温深受地形影响,下列叙述与该省地形地势不符合的是
A.南高北低B.地势起伏大
C.以平原为主D.东西高,中部低
【小题2】近年来该省(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退耕还林、还草B.土地沙漠化
C.城市化占有耕地D.水土流失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2014年4月28日,***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材料二: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

(1)图示区域典型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包括南昌、长沙和___  __ 三市为核心的城市群。(4分)
(2)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在上游地区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分)
(3)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4)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又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简析“黄金水道”的价值。(8分)
(5)武汉由于夏季较长时间高温高湿、风力微弱,闷热难熬,成为我国夏季“火炉”之一。简述武汉成为“火炉”的原因。(6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人口的增长、长期掠夺式和高强度的开发,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读西辽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辽河上游西辽河流域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通辽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1)分析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2)分析该流域断流现象的延续,会对当地产生哪些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为西辽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Ⅰ-Ⅱ两点连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乙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2)甲地是我国“西气东输”重要的气源地,说出形成该气源地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3)简述乙市工业结构特点,并解释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①省1978年以来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图。

(1)材料一图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是_____,黄河流经①地区后发生的显著变化______。
(2)阿拉善地区容易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主要原因是该地地处内陆,气候_____、_____频繁,光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易引起风蚀。
(3)②山是我国_____(自然区)中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该山以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
(4)请你从生态建设的角度为①省产业结构调整献计献策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中甲图示意我国某省主要物产分布,乙图示意该省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甲中图例甲、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B.小麦、玉米
C.高粱、谷子D.玉米、水稻
【小题2】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GPSB.GISC.RSD.数字地球
【小题3】关于该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性气候显著
B.南部的自然带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D.该省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较高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