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1978年
2005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
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
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
材料二: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材料三: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

(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据材料一判断,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 。(3分)
(2)材料二图中,字母A表示   工业,B表示   工业。(2分)
(3)材料三:图中三江平原湿地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分布区,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3分)
(4)材料三:1954~2000年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的特点?这些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5)简述哪些自然因素会引起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波动。(2分)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图表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1992年10月设立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以来,国家级新区发展较快,截止2014年10月,我国共设立了十一个国家级新区。
材料二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甘、川、渝、贵、滇等十二个省区。近年来,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加之东部产业升级,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表一:兰州新区与广州南沙新区比较表(2012年)
(1)简述自2010年以来,国家级新区在我国西部地区设立较多的原因。
(2)与兰州新区相比,分析广州南沙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对于将兰州新区打造为“千湖之城”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使华北地区地形图和京津冀地区一体规划图

(1)简述太行山的气候特征;说出太行山东侧自然带的分布和原因。
材料二:2015年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周年。京津冀地区区域城际交通一体化;2014年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在产业上北京以外迁为标志,于河北、天津签署了科技、市场等多项区域的合作协议。
(2)分析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规划对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湿地,有草甸、芦苇等众多的动植物分布。河流纵横交错,是“中国最每的六大湿地”之一。
(3)现在有人提出要对芦苇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加工,请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述大规模开发芦苇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材料2 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有什么变化?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东北的工业结构应做如何调整?
(2)三江平原中的三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54年至2000年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湿地有哪些生态价值.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题文)读下图,该地区耕地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A.土地的次生盐碱化B.土地沙化
C.气候变暖使海平面升高D.建设用地过多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下图左图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
要监测和分析两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_____。
(2)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较为严重,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简评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
(4)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试分析其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鄱阳湖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国务院批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下图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置及鄱阳湖湖区示意图。

材料二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和常规意义上的沙漠不同,它的形成须具备丰富的沙源、植被稀疏、旱季和风季重合等条件。上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

材料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个县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

(1)结合外力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图中M地“天漠”的形成过程。
(2)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要区位优势。
(3)根据材料三,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为实现生态经济的战略定位,请就该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位于京津冀地区核心腹地,由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以及周边部分区域组成。雄安新区以白洋淀为中心,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天然湖泊,境内有近万亩水域。雄安新区中的雄县为中石油华北油田主产区。同时新区地处中国东部中低温地热田,其中雄县地热水储量822亿立方米,居全国之冠。雄安新区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县总人口仅100多万,而面积达1500多平方公里,以农业用地为主。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的直线距离分别为120公里、110公里左右。境内有多条公路、铁路连接北京、天津,同时还有规划和在建的多条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雄安新区成立后,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将逐渐转移过去。
按照中央布局,未来建设雄安新区将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明确要“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要“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1)简述雄安新区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
(2)雄安新区的成立对该地区的影响。
(3)说出雄安新区建设生态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采取的措施。
(4)在雄安新区的发展中,如何合理开发白洋淀。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图乙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情况。

材料二   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煤—电—冶(冶金)、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图甲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2)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煤从空中走”,将输煤变为输电,试评价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3)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内蒙古建设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6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