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分析两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条件 :
(2)乙区域与甲区域相比,工业发展的主要劣势是: 。
(3)乙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有 _____ ,该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 :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隔着一道浅浅的海峡,台湾在东、福建在西,咫尺相望。福建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在这一大背景下,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运而生,并由地方决策上升为国家政策。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省区,GDP值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为解决海西经济区能源紧张状况,国家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发展核电 ②发展火电 ③西电东送 ④南水北调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三条曲线表示某种产品在三类国家的贸易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净出口指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净进口指出口量小于进口量。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据图示信息,可分析出该产品()
A.Tl至T2阶段,其他发达国家还没有生产
B.T2至T4阶段,最发达国家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C.T3至T5阶段,发展中国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D.T4至T5阶段,三类国家的生产规模均不断缩小
【小题2】T5以后,发展中国家集中生产该产品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劳动力工资水平B.提升产品质量
C.改善交通设施D.提高工业化水平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省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有(  )
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趋紧 ②劳动力成本降低、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加 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有(  )
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 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强规划与管理,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是1995-2014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表,阅读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比较项目

长江三角洲数据(以珠江三角洲为100)[

1995年

2000年

人均GDP

73.9

73.6

科学家与工程师

占从业人员比例

128.2

157.3

出口依存度

24.8

35.5

实际利用外资占

固定资产投资

51.7

48.7

 

 

【小题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14年期间(  )
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低于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
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小题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
①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 
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存在差异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湖周边地区农业已从粮食生产转为园艺业
和乳畜业,其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平坦,草场广阔
②经济发达,劳动力成本高
③城市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④交通发达,距市场近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②③④
【小题2】下列不是长三角地区工业发展优势条件的是(    )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利C.科技水平较高D.资源能源丰富
【小题3】长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大气污染    ③水污染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4】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将一系列产业转移到苏北等地。
下列有关其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B.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C.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
D.与全国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侧重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

材料二: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1)据材料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____   ,推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______
(2)简要分析江苏省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3)图中箭头代表人口迁移和产业转移方向,其中代表人口迁移方向的是箭头 ,代表产业转移方向的是箭头  。简述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发展的影响。(至少写3点)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具备的优势条件是经济腹地广阔。(   )
当前题号:8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经济河流”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强的中下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下图为2012年东北地区流域型城市空间格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位于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
A.所在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B.多为下游城市提供劳动力
C.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环境保护较好D.所在地区水质清洁
【小题2】在城市流域中,下列关于“河流”流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吉林→长春→沈阳B.抚顺→沈阳→哈尔滨
C.大连→沈阳→长春D.哈尔滨→长春→吉林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2011—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11—2015年,我国
A.工业化水平一直非常高B.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C.工业比重不断上升D.工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小题2】现阶段,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可行措施是
A.加快矿产开发,提高钢铁产能
B.扩大产品进口,替代国内生产
C.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D.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小题3】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可以
A.推动城市化进程B.降低消费水平
C.消除城乡差距D.减少地域联系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