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曾经独领风骚多年,加工贸易额一度占全国的40%以上。我们平时穿的衣服、鞋子,用的电子产品,还有小孩子玩的玩具等,不管品牌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有相当一部分产地在广东。然而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加工制造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结合“广东省产业转移图”,完成问题。

对于珠江三角洲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如要在此持续、健康地发展,未来的唯一出路是 ( )

对于珠江三角洲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如要在此持续、健康地发展,未来的唯一出路是 ( )
A.加大技术研发 | B.国家政策扶持 |
C.提高工资水平 | D.开拓国际市场 |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以1980年工业总产值为起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小题2】下列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
C.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厂 |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
D.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高科技战略计划。从消费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纺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自动完成原抖采购、工艺设计和产品创造,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工业4.0”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①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模式,产品价格将大幅提高
②研发和设计环节的雇员增加,市场竞争力更强
③人力资源因素弱化,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
④流通环节更为重要,仓库和商业店面将大量增加
①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模式,产品价格将大幅提高
②研发和设计环节的雇员增加,市场竞争力更强
③人力资源因素弱化,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
④流通环节更为重要,仓库和商业店面将大量增加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南美洲甲国简图。

材料2: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世界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鱼粉进口国。下图为2001-2013年甲国鱼粉出口及出口额关系。

(1)L城是世界著名的“不雨城”。请解释其原因。(4分)
(2)甲国建有著名的输水工程,说出该工程的输水方向及依据。(4分)
(3)据材料二,概括 2001—2013 年甲国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 (6 分)
材料1:南美洲甲国简图。

材料2: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世界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鱼粉进口国。下图为2001-2013年甲国鱼粉出口及出口额关系。

(1)L城是世界著名的“不雨城”。请解释其原因。(4分)
(2)甲国建有著名的输水工程,说出该工程的输水方向及依据。(4分)
(3)据材料二,概括 2001—2013 年甲国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 (6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规划和管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 “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根据图乙简述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3)近年,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响。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规划和管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 “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根据图乙简述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3)近年,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响。
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 ”下列做法既符合该主题又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的是( )
A.禁止发展高耗能产业 | B.毁林开荒 |
C.禁止使用煤等燃料 |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 |
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单一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迅猛发展
【小题2】两省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具有共同的优势为( )

【小题1】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单一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迅猛发展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A.劳动力数量多 | B.基础设施完善 | C.工业化水平高 | D.矿产资源丰富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又是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30周年。2018年4月11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宣布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年6月3日海南省宣布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
材料二 海南省珊瑚礁广布。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03,珊瑚生长在暖水中,最适宜水温为25℃~30℃,下限为18℃,上限为36℃,同时要有较高的透明度,要求有充足的光照,要有适宜的附着基底。现代的珊瑚礁正处于急速退化中,同全球性珊瑚礁退化趋势一致,我国珊瑚礁也呈现出退化的趋势。
材料三 下图示意海南岛位置,图13为海口市江东组团片区规划图。

(1)说明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原因。
(2)分析在海口江东设立新区的原因。
(3)说出海南珊瑚礁退化的原因。
材料一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又是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30周年。2018年4月11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宣布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年6月3日海南省宣布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
材料二 海南省珊瑚礁广布。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03,珊瑚生长在暖水中,最适宜水温为25℃~30℃,下限为18℃,上限为36℃,同时要有较高的透明度,要求有充足的光照,要有适宜的附着基底。现代的珊瑚礁正处于急速退化中,同全球性珊瑚礁退化趋势一致,我国珊瑚礁也呈现出退化的趋势。
材料三 下图示意海南岛位置,图13为海口市江东组团片区规划图。


(1)说明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原因。
(2)分析在海口江东设立新区的原因。
(3)说出海南珊瑚礁退化的原因。
广东省东莞市利用改革开放的政策,接受港澳台的经济辐射,创造了“东莞奇迹”,但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制约着东莞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6月,东莞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力争打造成珠三角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和智能制造示范城市。东莞曾利用地缘关系大规模承接港澳台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①政策支持 ②地租便宜③市场广阔④科技水平高
①政策支持 ②地租便宜③市场广阔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 | B.②⑧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