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
B.地理区位优势 |
C.矿产资源丰富 |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产在蚌类等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 粒。珍珠贝生活的水域水质清洁,透明度不低于2米,水温为15~30℃,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材料二 甲国(左图所示)因盛产天然海水珍珠而久负盛名。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是甲国的 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近年来,该国召开了多次国际珍珠会议并采取积极措施,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
(1)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甲国盛产天然海水珍珠的有利条件。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甲国的支柱产业转变为__________。该产业的兴起对甲国的采珠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试分析其原因。
(3)对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尝试提出你的建议。
材料一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产在蚌类等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 粒。珍珠贝生活的水域水质清洁,透明度不低于2米,水温为15~30℃,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材料二 甲国(左图所示)因盛产天然海水珍珠而久负盛名。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是甲国的 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近年来,该国召开了多次国际珍珠会议并采取积极措施,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

(1)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甲国盛产天然海水珍珠的有利条件。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甲国的支柱产业转变为__________。该产业的兴起对甲国的采珠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试分析其原因。
(3)对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尝试提出你的建议。
环渤海城市群(如左图)和中三角城市群(如右图)都是承载着我国崛起希望的重点规划发展区域。环渤海城市群由三个都市圈(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构成;位于中国最中心的中三角城市群连接武汉、长沙、南昌三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两大城市群工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淡水资源充足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都位于湿润气候区
【小题2】下列关于两大城市群的工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两大城市群工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淡水资源充足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都位于湿润气候区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A.中三角城市群:依托资源优势,继续加强西部地区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
B.中三角城市群: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
C.环渤海城市群:依托位置优势,继续打造沿海外向型工业基地的建设 |
D.环渤海城市群:调整产业结构,禁止能耗高的重化工业的发展 |
陶溪川文化创意街区立足世界瓷都景德镇,以文化为魂,以陶瓷为基,在保护利用陶瓷工业遗产的基础上,通过活力再造、结构改造、环境营造,融传统、时尚、艺术、科技、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建设成为工业遗产成功转型的样本、产业发展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业界形成了“陶溪川现象”。火热的陶溪川,引来天南海北的精英荟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陶溪川现象成功的基础是
【小题2】陶溪川文化创意街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小题1】陶溪川现象成功的基础是
A.政策扶持 | B.地理位置优越 | C.高知名度 | D.科技发达 |
A.改善陶瓷技术 | B.扩大陶瓷市场 |
C.加快城市化进程 |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北极地区的气压形势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气候影响显著。2016年,北极高压增强,导致图甲所示地区 冬春季节气候出现异常,图乙示意R河谷地当年与往年气候资料对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甲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出与往年相比R河谷地2016年冬春季节气温和降水特点,并从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3)简析图示地区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自然原因。
(4)分析R河流域过度发展种植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可能影响。

(1)描述图甲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出与往年相比R河谷地2016年冬春季节气温和降水特点,并从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3)简析图示地区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自然原因。
(4)分析R河流域过度发展种植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可能影响。
下面为我国某省三个不同年份GDP总值、三大产业构成表及该省与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998年以来,该省
【小题2】下列关于该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1998年以来,该省
A.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下降 | B.始终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
C.第三产业产值下降 | D.环境承载力下降 |
A.城市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
B.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问题逐渐突出 |
C.2016年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 |
D.2016年,该省城市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所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并解释该地水稻生产面积扩大的原因。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倮障,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带的“保障作用”。
(3)大兴安岭东侧山麓分布着若干城镇,分析人们把城镇选择在东侧山麓地带的原因。

(1)分别说明图中所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并解释该地水稻生产面积扩大的原因。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倮障,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带的“保障作用”。
(3)大兴安岭东侧山麓分布着若干城镇,分析人们把城镇选择在东侧山麓地带的原因。
2016年3月30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核心城市,下图为成都、重庆城市地域形态图。***表示,和其他城市群发展不一样,成渝城市群地理位置特殊,如果把长江看成一条龙,重庆至成都是龙尾,龙尾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不住,将影响大半个中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材料推断,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
A.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 B.生态建设环境治理 |
C.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D.成本共担利益共享 |
①信息商务
②机械制造
③金融信贷业
④石油化工
⑤文化创意
⑥进出口贸易
A.①③⑤⑥ | B.②③④⑥ |
C.②③⑤⑥ | D.①②④⑥ |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升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轻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小题2】以下不属于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是( )

【小题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轻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接近棉花产地 | B.接近能源基地 |
C.先进的技术水平 | D.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
A.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
B.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
C.全国对外改革开放范围的扩大 |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