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题目要求。
材料一: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中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既是深根型植物,根系发达、固土力强,又是多年生植物,再生能力也很强,当年栽种,当年受益,一年可收割3-5次,而且栽麻一次,可多年收益。苎麻适宜种植在温带及亚热带地区,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性好的土壤中,PH值在5.5-6.5为宜。长江流域是主要产麻区,其栽培面积及产量占全国总栽培面积和总产量的90%以上。苎麻面料具有档次高、不易皱、透气性好,吸水散湿效率高,且不怕虫蛀、不怕霉菌等特点,深受人们喜欢。苎麻叶可以作饲料,根可制药,杆可做造纸原料。

材料二:四川东部大竹县苎麻种植苎麻3000余年,上溯至商周时期。苎麻种植面积广,产量高,麻纺工业发达,被誉为“苎麻之乡”。大竹县苎麻纺织以精干麻、麻条、落麻、麻纱和麻棉混纺布等初级加工品为主,近些年来受市场影响大竹县苎麻产业波动很大。

(1)根据材料,分析苎麻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自然原因?
(2)大竹县推广苎麻种植区位优势?
(3)简述促进大竹苎麻产业发展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指数是对地表植被状况的度量,反映天然植被覆盖或农作物长势情况。植被指数随植被覆盖程度增大而增大。
(1)说出内蒙古自治区七月植被指数总体分布特点,并分别说明甲、乙两地植被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
(2)读图,描述河套灌区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季节变化规律;3月份是该地区实施农田灌溉的主要时段,说明其原因。

河套灌区是我国的大型灌区之一,该地区排水渠多与灌水配套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引水、排水相结合的灌溉系统。
(3)说明河套灌区独特灌溉系统形成的地理条件。
位于河套灌区的五原县有近百年的向日葵种植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52%,产量达21亿公斤,已威为全国向日葵产业示范基地。当地向日葵生产方式曾经以粗放种植和初加工为主,目前已形成集种子研发、试种培育、推广种植、精细加工、购销出口为一体的产业链。
(4)概括当前五原县向日葵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并说明促使该地向日葵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的主要举措。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玉米原产南美洲的智利:适宜在我国大部分普通玉米种植区种植,种植方式与普通玉米基本相同,黑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市场价格远高于普通玉米。我国吉林省松原市发展了黑玉米种植一加工一包装一销售特色产业链,相继开发了鲜食黑玉米、黑玉米酒等产品。
材料二 下图为松原市所在区域略图。

(1)与江苏北部地区稠比,松原市引种黑玉米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
(2)简述松原地区发展黑玉米特色产业链的积极意义________。
(3)试为松原地区黑玉米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了棉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房。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大荒”橡胶林种植北界17°N扩大至21°N,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自然因素)和   (社会因素)。
(2)“西大荒”棉花多分布于山麓冲积扇,试简述其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目前,“北大荒”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是 。指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几年,网络上兴起“偷菜”热,其实是城市中的人对农村田园生活的一种企盼。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示意图。

材料二 如今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休闲农业,家住在市区的市民在郊区租种一块土地,让农民代管,自己在节假日到自己租种的土地上种上自己喜爱的蔬菜,体验播种、除草、杀虫、采摘的农家生活。让“网络偷菜”变为“实地种菜”,让农业走向城市,显示出城市和农村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1)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形成得益于自然条件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近十几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基塘农业的生产受到冲击,农业生产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请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3)试分析休闲农业的经营会受到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烤烟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低于10℃或高于35℃都不利于其生长。在我国,烤烟一般3, 4月为育苗期,5-8月为生长期。云南省是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结合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省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气候方面分析烤烟适宜的种植环境。
(2)描述我国烤烟种植面积变化的特点。
(3)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该省大面积缩减烤烟种植面积的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中AB两平原发展水稻种植业的自然区位条件。
(2)分析A平原地区粮食商品率较低的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省梅河口市地处长白山西麓,红松资源丰富。当地人采食松子历史悠久,松子也是多种动物的食物。松子需人工采摘,在当地有着“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塔一斤子”的说法。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政府支持下,梅河口市松子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松子采购从长白山逐步拓展到全国,乃至周边的朝鲜、俄罗斯、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并开发出红松松子以外的7个新品种,主要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松子加工和集散地。大量采集松子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1)说明梅河口市松子原料采购范围从国内拓展到多个周边国家的原因。
(2)简述梅河口市成为全球最大松子集散地的有利条件。
(3)推测当地大量采集松子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环境,在气温5℃以下易受冻害。我国西双版纳(下图)地形以山地为主,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3.68%,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自1953年科研人员在当地试种橡胶取得成功开始,西双版纳逐步发展为我国橡胶生产重点地区。早期当地单一种植橡胶树,造成严重水土流失。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胶林+中草药”、“胶林+荼树”等经营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
(1)与同纬度广东相比,分析西双版纳成橡胶产区风灾和冷害较少的原因。
(2)分析早期单一种植橡胶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说明林下经营模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因。
(4)有人提议在西双版纳地区进一步拓展橡胶种植规模,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南亚的老挝位于湄公河流域,属于不发达国家之一。当地农民依靠水利灌溉系统发展生计农业,维持基本生活。下图为老杖某区城灌溉系统图。

(1)据图判断该灌溉农区地势特点。
(2)描述该区域农民利用灌溉系统灌溉的过程。
(3)分析老挝发展生计农业的不利生产条件。
(4)为提高图示区域生计农产品产量,除改善灌溉条件外,请你再提出其它措施。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