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它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地域单元完整,资源丰富,内部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主导性限制因素是
A.热量不足B.土地资源不足
C.水源不足D.地形单一
【小题2】关于东北土地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松嫩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B.秸秆还田是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C.现在东北地区又掀起了开发沼泽地的热潮D.黑土和沼泽土的生产潜力不大
【小题3】我国黑龙江三江平原的农业属于
①种植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密集农业   ④混合农业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小题4】下列关于东北沼泽地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
C.沼泽具有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D.大力开垦沼泽地,是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和年平均气温变化图。

(1)甲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乙地黑土流失,肥力下降,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东北水稻种植区面积向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_______(扩大或缩小)。试分析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丙、丁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的物种灭绝速度,下图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A.偷猎B.栖息地的丧失C.外来物种入侵D.其他原因
【小题2】下列关于沼泽地开发的做法,正确的是
A.大规模开垦为商品粮基地
B.提高地下水位改良沼泽地
C.沼泽地含水多,肥力低,不宜开发
D.综合利用与保护沼泽地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材料二 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材料三 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

(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工业。试分析材料二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3)根据材料三判断,1954年至2000年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4)东北三江平原2008年与成都平原等地区一起被评为十大“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下图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分布图。

材料二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在历史上就有“北大荒”之称。20 世纪 60~70 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 芜 之地变成了“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现在我国已停止了开垦“北大荒”。
(1)分析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
(2)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 2000 年,三江平原的沼泽湿地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这种 变化的原因。
(3)为什么要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加以保护?
(4)停止开垦后,耕地面积不再增加,三江平原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Q地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江冲积而成,该地土地富硒,是稻米的理想种植场所,生长周期一般五个月左右,种植的大米品质优良,清淡略甜、绵软略黏,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材料二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蒙古黄榆等稀有植物为主要目的的内陆湿地水域生态系统。通过观察发现向海湿地水体出现大幅度萎缩、干涸。
材料三 地下水库是利用地壳内的天然储水空间,如地下裂隙、冲积扇等储存水资源的一种地下水开发工程。用地下水库蓄水就是在地下水库中打井取水,腾出地下空间,再通过人工补给办法把地表水引入地下,补充水量。

(1)Q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分析该地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2)简析向海湿地萎缩的原因。
(3)说明向海湿地萎缩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4)有人提出在甲地修建地下水库,请分析其合理之处。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00—500mm,年均蒸发量为1140-1270mm,秋冬春三季风力均比较强劲,风速约13m/s。20世纪7 0年代,由于霍林河上游大量修建水库,拦蓄河水,使下游经常断流,导致查干湖一度面临干涸的威胁之后,政府实施“引松入查”工程,才使得其湿地功能得以恢复,随后建立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

材料二 查干湖是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尤其以“胖头鱼"最为著名,该鱼喜静水环境,其每年的产量约占整个渔场的60%。另外,胖头鱼肉质细腻,鱼头还富含卵磷脂,深受孕妇、儿童及老年人喜爱.近年来经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远销省内外,因此成为查干湖的地理标志产品.
(1)根据图文材料指出查干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
(2)读材料一,分析20世纪70年代霍林河上游大量修建水库对查干湖及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胖头鱼"成为查干湖地理标志产品的原因。试列举两例湖北省具有地理标志的产品。
(4)区域发展要遵循“扬长避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材料,提出查干湖周边地区长远发展的方向。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万平方千米,1月份均温为-16.4 ℃,7月均温为21.9 ℃。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乡工矿用地

沼泽地和滩地

其他

1954

15.91%

38.18%

9.13%

0.43%

32.74%

3.61%

2005

51.17%

31.63%

3.86%

1.94%

8.81%

2.59%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温低,蒸发量少 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水平较低B.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C.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D.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2)丙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选择填空)。
A.低湿地的治理
B.荒漠化的防治
C.酸性土壤的改良
D.盐碱地的治理
 
(3)右图中①②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于左图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
②模式适合 地区。
(4)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下图中①②这两种农业均属 农业。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之一,为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治理坡面B.秸秆还田C.植树造林D.沟壑治理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