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能源的分类
- 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海河流域的整治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优越开发条件有哪些?
(2)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下列自然条件下,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的两大障碍是________。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4)山西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山西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煤炭的开发给山西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优越开发条件有哪些?
(2)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下列自然条件下,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的两大障碍是________。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4)山西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山西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煤炭的开发给山西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许多优点,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核能作为战略目标。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北京签署协议,双方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建设我国内陆第一座核电站——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核能之所以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利用,是因为核能具有其他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该优点是( )
【小题2】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是我国内陆第一座核电站,我国新建的其他核电站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 )
【小题1】核能之所以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利用,是因为核能具有其他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该优点是( )
A.能量密集,燃料运输量小 | B.无任何污染 |
C.投资小、建设周期短 | D.技术要求高 |
A.地形平坦,利于核电站的建设 | B.国家政策的支持 |
C.技术力量雄厚 | D.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国本土矿产、森林和草地分布图。

材料二:藜麦,被誉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近年来热销于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价格高昂。藜麦耐寒耐旱,理想生长温度是15—20°C,在土壤养分中等,坡度适中,排水良好地区适宜种植。藜麦优质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安第斯山降雨量300毫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玻利维亚西南部是其主要产区,但该区产量低,出口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我国山西、甘肃等地引种藜麦,尝试规模化种植。下图为玻利维亚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国森林和草地的分布所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类型并说出该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析玻利维亚藜麦产量低的原因。
(3)我国山西省欲大规模引种藜麦,打击藜麦种植基地,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某国本土矿产、森林和草地分布图。

材料二:藜麦,被誉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近年来热销于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价格高昂。藜麦耐寒耐旱,理想生长温度是15—20°C,在土壤养分中等,坡度适中,排水良好地区适宜种植。藜麦优质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安第斯山降雨量300毫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玻利维亚西南部是其主要产区,但该区产量低,出口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我国山西、甘肃等地引种藜麦,尝试规模化种植。下图为玻利维亚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国森林和草地的分布所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类型并说出该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简析玻利维亚藜麦产量低的原因。
(3)我国山西省欲大规模引种藜麦,打击藜麦种植基地,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巴西(如图所示)光照资源丰富,近年来光伏发电产业快速发展,但光伏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极低,目前巴西的发电结构仍以水电为主。从最新的上网电价(电网购买发电企业电力和电量计量价格)来看,水电站约为100雷亚尔/兆瓦,风电约为200雷亚尔/兆瓦,光伏电站约为300雷亚尔/兆瓦。
据此完成下题。
推测促进巴西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大面积热带雨林被砍伐,河流年径流量减少②巴西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加③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干旱灾害频率增加④巴西对环境保护日趋重视,大量水电站面临拆除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下表为B、C两城市气候资料表,气温及降水均为多年(1961~1990年)平均值。
(1)试从气候角度简要评价A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2)比较B、C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分析说明甲海湾重要的矿产资源以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 下表为B、C两城市气候资料表,气温及降水均为多年(1961~1990年)平均值。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B城 | 气温/℃ | 5.9 | 7.8 | 11.0 | 15.5 | 20.2 | 24.4 | 26.3 | 26.0 | 23.2 | 18.1 | 11.8 | 7.2 |
降水/mm | 29.3 | 24.0 | 17.4 | 11.2 | 3.7 | 0.6 | 0 | 0 | 0.1 | 10.1 | 21.3 | 26.0 | |
C城 | 气温/℃ | 2.5 | 4.9 | 10.1 | 16.4 | 22.2 | 27.9 | 30.8 | 29.5 | 25.4 | 18.2 | 11.1 | 5.0 |
降水/mm | 37.2 | 34.0 | 37.4 | 27.8 | 15.2 | 2.9 | 2.5 | 1.4 | 0.9 | 13.7 | 20.6 | 36.3 |
(1)试从气候角度简要评价A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2)比较B、C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分析说明甲海湾重要的矿产资源以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西班牙是当今世界太阳能发电最为普及的地方,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是欧洲西部冬季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蔬菜生产的自然区位优势。
(2)分析西班牙的太阳能发电场多分布在南部地区的原因。
(3)比较里斯本和巴伦西亚两地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简析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蔬菜生产的自然区位优势。
(2)分析西班牙的太阳能发电场多分布在南部地区的原因。
(3)比较里斯本和巴伦西亚两地冬季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区域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发展变化影响着区域GDP的发展变化。下图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的位置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1978年到2005,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的位置变化总体趋势是
【小题2】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小题1】从1978年到2005,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的位置变化总体趋势是
A.向西南移动 | B.向东北移动 | C.向东南移动 | D.向西北移动 |
A.能源的开发空间从内陆向沿海推进 | B.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减小 |
C.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处于平衡状态 | D.我国GDP的增长对能源依赖程度高 |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Ⅰ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Ⅱ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Ⅲ为图Ⅰ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地和主要进口地区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说明①、③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⑶ 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


说明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地和主要进口地区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说明①、③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⑶ 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下图示意2015年世界和部分国家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
A.石油、天然气、煤炭、核电水电等其他 |
B.石油、煤炭、天然气、核电水电等其他 |
C.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等其他 |
D.天然气、石油、煤炭、核电水电等其他 |
A.人均能源消费量中国大于印度 | B.天然气使用量印度大于中国 |
C.水能蕴藏量印度大于中国 | D.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优于印度 |
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今后在能源的开发上,应该( )
①从国情出发,继续大力开发和利用煤炭、水能
②优先发展核电,尤其在西部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其适应性强的特点
③北方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南方农村充分挖掘水能
④限制生产规模以缓解能源短缺
⑤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
①从国情出发,继续大力开发和利用煤炭、水能
②优先发展核电,尤其在西部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其适应性强的特点
③北方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南方农村充分挖掘水能
④限制生产规模以缓解能源短缺
⑤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
A.②④ | B.①⑤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