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许多优点,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核能作为战略目标。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北京签署协议,双方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建设我国内陆第一座核电站——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核能之所以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利用,是因为核能具有其他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该优点是( )
A.能量密集,燃料运输量小
B.无任何污染
C.投资小、建设周期短
D.技术要求高
【小题2】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是我国内陆第一座核电站,我国新建的其他核电站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 )
A.地形平坦,利于核电站的建设
B.国家政策的支持
C.技术力量雄厚
D.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04 03:58: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能源调入、单位能耗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江苏能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油调入量变化总体较小 B. 2007-2008年能源总调入增长最快
B.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提高 D. 2006-2007年单位GDP能耗下降最快【小题2】江苏省“十一五”期间单位能耗逐年下降,原因不包括()
A.节能意识不断提高 B. 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D. 新能源的大量使用
同类题2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于图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②2006年原煤消费量大于1996年原煤消费量 ③原煤消费量始终高于原煤的生产量 ④2000年以后原煤生产量一直上升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小题2】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煤炭出口量增加
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煤炭利用率提高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当煤矿层接近地表时,使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较为经济。矿层上方的土称为表土。在尚未开发的表土带中埋设炸药,接着使用挖泥机、挖土机、卡车等设备移除表土即可生产。
材料二红枣,其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红枣为温带作物,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泛具有耐旱、耐涝的特性·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山西省吕梁市某村进行露天煤矿复垦.栽培山西省有名的稷山板枣.201 6却出现“通红喜人的红枣将枝头压弯,掉到地上无人拾捡连成红毯”现象。结合材料及山西省吕粱市桌村图和吕梁市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村露天开采煤炭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2)简析该村种植稷山板枣有利的条件。
(3)针对大枣“掉到地上无人拾捡”的情况.提出可行性措施。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陕北地区图。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能源基地开发战略已逐步西移。陕北地区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优良的煤质和良好的开采条件已成为国家批准的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目前,榆林地区已建成规模以上能源化工企业20个,初步形成煤电、煤焦化、电解铝、煤制甲醇等多条能化工业产业链。
材料三 萍乡附近地区图。
(1)从陕北地区和萍乡附近地区气候条件差异的角度,简要说明地理平整土地䇈种植业的影响。
(2)简要评价陕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3)说明榆林地区多条能源化工工业产业链的构建有何积极意义。
同类题5
读“陕北地区图”(下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古长城两侧的地势差异。描述陕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
(2)说出图中城市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陕北地区是国家批准的我国唯一的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该地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基地、西气东输基地、大型煤化工基地、大型商品煤基地。
(3)简述陕北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条件,并说出当地能源对外输送的主要方式。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