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能源的分类
- 山西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海河流域的整治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地处重庆渝北区石船镇西部的铜锣山北段,海拔512-718米,地处重庆渝北区石船镇西部的铜锣山北段,海拔512-718米,森林覆盖率达80%,夏季气温比重庆主城区低5-10℃。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该地进行大规模碎石开采,高峰期碎石企业达50余家,运输、车辆维修、餐饮服务等行业蓬勃发展。2011年后铜锣山矿区逐渐被关停,遗留下39个巨型矿坑。
材料二:2014年石船镇启动铜锣山废弃矿区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历时10年打造“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拟构建一个集文化创意、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矿坑酒店、智能养老为一体的观光度假区。下图示意“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所在位置及范围。

(1)简述铜锣山大规模开采碎石矿兴的优势______。
(2)铜锣山矿石开发给当地带来什么益处_____。
(3)2011年后铜锣山矿区为何被关停_____?
(4)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_____?
材料一:地处重庆渝北区石船镇西部的铜锣山北段,海拔512-718米,地处重庆渝北区石船镇西部的铜锣山北段,海拔512-718米,森林覆盖率达80%,夏季气温比重庆主城区低5-10℃。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该地进行大规模碎石开采,高峰期碎石企业达50余家,运输、车辆维修、餐饮服务等行业蓬勃发展。2011年后铜锣山矿区逐渐被关停,遗留下39个巨型矿坑。
材料二:2014年石船镇启动铜锣山废弃矿区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历时10年打造“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拟构建一个集文化创意、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矿坑酒店、智能养老为一体的观光度假区。下图示意“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所在位置及范围。

(1)简述铜锣山大规模开采碎石矿兴的优势______。
(2)铜锣山矿石开发给当地带来什么益处_____。
(3)2011年后铜锣山矿区为何被关停_____?
(4)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_____?
下图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前、后遥感影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
【小题2】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是

【小题1】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
A.大坝上游落差加大,通航条件改善 |
B.大坝下游泥沙堆积减少,水中沙洲面积可能减小 |
C.河流支流数量增加,流域面积减小 |
D.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两岸植被覆盖率增加 |
A.实现水能开发,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
B.水库调节径流,有效防治上游洪涝灾害 |
C.大坝拦截泥沙,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
D.提供灌溉用水,避免干旱现象的发生 |
新华社2010年10月26日电 中国政府日前公布了事关整个煤炭产业发展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政策,这也预示着去年以来从三晋大地掀起的煤矿整合风暴将刮向全国。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的是( )A.铁矿资源 | B.淡水资源 |
C.土地资源 | D.煤炭资源 |
A.市场 | B.煤炭 | C.科学技术 | D.劳动力 |
位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的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 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门迎客。东海风电场,建于离东海大桥1000米以外的两侧洋面上,预计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读上海及周边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迪士尼乐园建成将对上海市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增加就压岗位②完成产业升级③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④拉动附近C919总装厂的发展
【小题2】与甘肃等内陆风电场相比,建设东海风电场的主要优势是( )
①占用耕地少②风沙小磨损小③全年风能资源更丰富④ 市场距离近

【小题1】迪士尼乐园建成将对上海市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增加就压岗位②完成产业升级③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④拉动附近C919总装厂的发展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占用耕地少②风沙小磨损小③全年风能资源更丰富④ 市场距离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黄河流,城自然范围为基础,保证市县级行政区划完整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城的经济关联性和黄河文明影响区域范围,界定了黄河经济带的范围。黄河经济带中,各省区社会经济特点和发展定位各不相同(如山西、内蒙古目前在煤炭产业衰落的背景下,经济运行面临巨大压力),但黄河航运开发是共同协作开发重点目标专一,预计2030年兰州以下全线通航300~500吨级船舶、船队,实现通航达海目标.下图示意黄河经济带范围及其2010年人口密度分布。

(1)说明黄河经济带人口分布特征及原因。
(2)分析山西、内蒙古目前经济运行面临巨大压力的原因。
(3)简述黄河经济带协作开发黄河航运的意义。
根据黄河流,城自然范围为基础,保证市县级行政区划完整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城的经济关联性和黄河文明影响区域范围,界定了黄河经济带的范围。黄河经济带中,各省区社会经济特点和发展定位各不相同(如山西、内蒙古目前在煤炭产业衰落的背景下,经济运行面临巨大压力),但黄河航运开发是共同协作开发重点目标专一,预计2030年兰州以下全线通航300~500吨级船舶、船队,实现通航达海目标.下图示意黄河经济带范围及其2010年人口密度分布。

(1)说明黄河经济带人口分布特征及原因。
(2)分析山西、内蒙古目前经济运行面临巨大压力的原因。
(3)简述黄河经济带协作开发黄河航运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开采时需消耗大量水资源。中国的页岩气可采储量居世界首位。美国是目前开采量最大的国家,其页岩气单位热值的使用价格约为汽油的一半。
材料二:左图和右图分别为2014年中美两国能源消费构成图。

材料三:表1为“中、美页岩气资源对比表”。

(1)按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页岩气属于_____资源,因此利用上应注意______。
(2)比较中美两国能源消费的差异。_____
(3)美国大力开采页岩气的主要原因有_____。
我国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储藏丰富的页岩气,你是否赞同在这些地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并简述理由。_____
材料一: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开采时需消耗大量水资源。中国的页岩气可采储量居世界首位。美国是目前开采量最大的国家,其页岩气单位热值的使用价格约为汽油的一半。
材料二:左图和右图分别为2014年中美两国能源消费构成图。

材料三:表1为“中、美页岩气资源对比表”。

(1)按自然资源的性质分类,页岩气属于_____资源,因此利用上应注意______。
(2)比较中美两国能源消费的差异。_____
(3)美国大力开采页岩气的主要原因有_____。
我国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储藏丰富的页岩气,你是否赞同在这些地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并简述理由。_____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乌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123.5米,年均流量1650立方米/秒,汛期5~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80%,下面图甲为乌江流域示意图,图乙为乌江干流梯级开发剖面图。

材料二 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称,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
(1)分析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2)简述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综合效益。
(3)简述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材料一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乌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万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123.5米,年均流量1650立方米/秒,汛期5~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80%,下面图甲为乌江流域示意图,图乙为乌江干流梯级开发剖面图。

材料二 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都”、“西南煤海”之称,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
(1)分析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2)简述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综合效益。
(3)简述六盘水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积极地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
C.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
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沿管线各自然带大致呈垂直地带性分布 |
下图为“我国农村薪柴自给程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农村薪柴自给程度
【小题2】影响我国农村薪柴自给程度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有
①降水 ②地形 ③人口密度 ④经济发展水平 ⑤气温

【小题1】我国农村薪柴自给程度
A.发达地区高于落后地区 | B.沿海高于内陆 |
C.南方高于北方 | D.季风区高于非季风区 |
①降水 ②地形 ③人口密度 ④经济发展水平 ⑤气温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 | C.①②⑤ | D.②④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煤炭资源流动空间格局图”。

材料二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分布广泛。长期以来,煤炭资源地区间调配呈“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近年来,为减轻煤炭运输压力,在煤炭资源输出地兴建发电厂,将煤就地转化为电能输出。
(1)江苏是煤炭资源的_____________(输出或输入)省份。
(2)长期以来,承担煤炭资源跨区调配的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3)将煤转化为电能输出对输出地大气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煤炭资源调配对输入地能源供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4)加强煤炭后备资源储备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________。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煤炭资源流动空间格局图”。

材料二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分布广泛。长期以来,煤炭资源地区间调配呈“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近年来,为减轻煤炭运输压力,在煤炭资源输出地兴建发电厂,将煤就地转化为电能输出。
(1)江苏是煤炭资源的_____________(输出或输入)省份。
(2)长期以来,承担煤炭资源跨区调配的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3)将煤转化为电能输出对输出地大气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煤炭资源调配对输入地能源供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4)加强煤炭后备资源储备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