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 海河流域的整治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情况。

材料2:我国能源利用情况。

材料3:“我国2000~2008年能源消费与GDP对照表”。

(1)材料1表明,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__________,尤其是________更少。
(2)材料2反映了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主要特点。
(3)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小于1,则本年单位GDP能耗较上年降低,大于1则较上年上升。2000~2008年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增幅最大的是________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数码)
①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②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 ③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 ④新能源广泛利用
(4)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1: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情况。

材料2:我国能源利用情况。

材料3:“我国2000~2008年能源消费与GDP对照表”。

(1)材料1表明,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__________,尤其是________更少。
(2)材料2反映了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主要特点。
(3)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小于1,则本年单位GDP能耗较上年降低,大于1则较上年上升。2000~2008年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增幅最大的是________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数码)
①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②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 ③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 ④新能源广泛利用
(4)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其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
【小题2】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目前,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基地的是
【小题3】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缺点之一是受季节变化的限制,下面四幅是某校(约30°N)学生在不同季节升旗仪式时(北京时间7:30)观测到的太阳方位示意图,图示所代表的季节最有利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电量发达国家远超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区域内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 |
B.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是因为太阳能发电成本较矿物能低 |
C.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 |
D.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
A.青海 | B.江苏 | C.新疆 | D.贵州 |
A.![]() | B.![]() | C.![]() | D.![]() |
晋、陕、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结合“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源资源的开采是该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为加强本地区能源的外运能力,应采取的对策有哪些?
(2)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3)要促进“乌金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1)能源资源的开采是该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为加强本地区能源的外运能力,应采取的对策有哪些?
(2)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3)要促进“乌金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甲图是某流域局部地形图,乙图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丙图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a支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b、c两支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a支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流量季节变化大 | B.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
C.汛期河水含沙量大 | D.流域结冰期较长 |
A.对于b支流可重点发展航运 |
B.对于b支流可重点开发水能,发展旅游 |
C.b、c两支流相比,c支流更易开发水能 |
D.c支流流域可发展山地探险旅游 |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
B.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天然气等 |
C.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地热能、沼气等 |
D.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
结合湄公河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湄公河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湄公河丙河段的主要开发方向为( )

【小题1】湄公河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流湍急,落差大 |
B.高山束缚,支流短 |
C.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降水少 |
D.泥沙淤积,河床高 |
A.防洪 | B.发电 |
C.航运 | D.旅游 |
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为保证能源基地高效、有序地运转,要重点加强建设的是( )
①架设超高压输电线路 ②加强交通建设 ③引水工程建设 ④发展煤化工产品转换
①架设超高压输电线路 ②加强交通建设 ③引水工程建设 ④发展煤化工产品转换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不能正确描述田纳西河自然背景的是( )
A.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东南部 |
B.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阿肯色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
C.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
D.田纳西河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田纳西流域的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此时的田纳西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年人均收入仅100多美元,约为全国平均值的45%。为了对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经过多年的实践,田纳西流域的开发和管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田西流域落后的面貌。下面两图分别为田纳西流域的地形和气候示意图。


(1)田纳西流域的地形特征是什么?并分析这样的地形对其开发的影响。
(2)田纳西流域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分析其冬春多雨的原因
(3)田纳西流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什么?解决措施是什么?
田纳西流域的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此时的田纳西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年人均收入仅100多美元,约为全国平均值的45%。为了对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经过多年的实践,田纳西流域的开发和管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田西流域落后的面貌。下面两图分别为田纳西流域的地形和气候示意图。


(1)田纳西流域的地形特征是什么?并分析这样的地形对其开发的影响。
(2)田纳西流域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分析其冬春多雨的原因
(3)田纳西流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什么?解决措施是什么?
田纳西河的早期开发,由于发展炼铜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使植被遭到破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田纳西河流域植被破坏的原因不包括( )
【小题2】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炼铜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
【小题3】田纳西河流域多山、水流急、河流水量变化大,对航运不利,改善这一状况的措施包括( )
【小题1】造成田纳西河流域植被破坏的原因不包括( )
A.扩大耕地面积 | B.修建水库 |
C.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 D.矿山开采 |
A.光化学污染 | B.酸雨 |
C.噪声污染 | D.固体废弃物污染 |
A.增加船只动力 | B.改造河道、对航道拓宽加深 |
C.修建水坝、船闸 | D.增大船只吨位、增加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