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东经104.90度,北纬28.34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 | B.全球定位系统 |
C.遥感技术 | D.数字地球 |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东七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5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有关专家认为,如果这个地区有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一样的设施,就可大大减少死亡人数。能及时、全面、迅速监测海啸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技术 | B.GPS技术 |
C.GIS技术 | D.DOS技术 |
下面三幅图中,每幅图都有一个苹果和一些网格线,假定这三幅图都是遥感影像,苹果代表着地面同一个地物的影像,每个网格代表一个像元。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按分辨率由高到低排列这三幅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图A>图B>图C | B.图C>图A>图B |
C.图B>图A>图C | D.图C>图B>图A |
A.像元越多,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清晰 | B.像元越少,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清晰 |
C.像元越多,分辨率越低,影像越模糊 | D.像元越少,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模糊 |
A.森林火灾面积 | B.土地干旱程度 | C.洪峰流量 | D.植物病虫害程度 |
北京市于2012年开始启用卫星监测雾霾PM2.5(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状况。据此分析北京市用卫星监测雾霾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 B.RS | C.GIS和RS | D.GPS和GIS |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容易将棉花从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容易将棉花从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1波段 | B.2波段 | C.3波段 | D.4红外波段 |
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 |
B.盛絮期棉花在前3个波段反射率明显降低 |
C.棉花盛蕾期各波段的反射率均比盛絮期高 |
D.盛絮期棉花在第4波段反射率明显降低 |
2015年8月12日晚11时左右,天津滨海新区某化学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空气严重污染。爆炸后,某地理爱好者迅速绘制了下面这幅“距爆炸事发地附近人口分布网格图”,以协助政府及时组织居民紧急疏散。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制作该地区人口分布图利用的是
A.卫星遥感系统 |
B.卫星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电脑虚拟技术 |
A.准确判定爆炸位置 |
B.制定科学灭火措施 |
C.分析人口伤亡数量 |
D.估算疏散人口规模 |
A.水系分布图 | B.街道分布图 |
C.广场分布图 | D.地形分布图 |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 | B.菜园 | C.鱼塘 | D.果园 |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发射,使减灾部门拥有了专门用于减灾工作的遥感卫星,对救灾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 B.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 D.数字地球技术 |
A.寒潮 | B.干旱 | C.地震 | D.农作物病虫害 |
A.内生矿大多分布在沉积岩内 | B.煤炭大多分布在沉积岩内 |
C.许多内生矿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 | D.铁矿全都分布在地质断裂带上 |
中央气象台根据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气象信息预报台风的移动路线和方向,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 B.RS | C.GIS | D.数字地球 |
下图为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在不同的三个时间获取的卫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获取图中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小题2】1984年-2006年黄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

【小题1】获取图中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 | D.数字地球 |
A.逐渐增加 | B.逐渐减少 | C.先增加后减少 | D.先减少后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