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6-24 04:34: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
【小题2】若雨林遭受破坏,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
A.维持大气碳氧平衡
B.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C.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D.大气中CO2含量减少,净化空气
【小题3】掌握雨林面积的变化状况。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同类题2
在网络购物中,商家发货后顾客可随时查询货物所在位置,查询时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同类题3
2018年10月29日,西藏林芝市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小题2】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的最佳措施是
A.撤离堰塞体上游居民
B.加固堰塞体
C.开挖泄洪通道
D.一次性摧毁堰塞体
同类题4
河流一般是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下图曲线表示1980~2007年海河流域日常生活、工业、生态用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曲线各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生态用水;②工业用水;③生活用水
B.①生活用水;②工业用水;③生态用水
C.①工业用水;②生活用水;③生态用水
D.①生态用水;②生活用水;③工业用水
【小题2】导致①③曲线用水量在2000年后变化的原因分别是
A.①人口大量迁出③第三产业的发展
B.①发展旱作农业③重工业比重上升
C.①节水技术的应用③重视生态保护
D.①城市化加速③全球气候变暖
【小题3】要对海河流域洪涝灾害进行监测的方式是
A.RS
B.GPS
C.GIS
D.GPS和GIS
同类题5
截至2019年2月,武汉地铁运营线路318千米,日均客运量约300万来次。下图示意武汉市某一区域地铁不同时段的平均客运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这个区域最可能是
A.中心商务区
B.高级住宅区
C.重化工业区
D.公园游览区
【小题2】白天该区域人员以
A.蓝领工人居多
B.白领职员居多
C.外地游客居多
D.本地居民居多
【小题3】在研究武汉市地铁客运量时,主要采用的技术有是
A.GIS
B.RS
C.GPS
D.大数据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