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⑦长江流域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①⑥⑦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人口总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是()
A.南方区B.北方区C.西北区D.西南区
【小题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状况匹配最差的是()
A.北方与西南区B.北方与西北区C.南方与西北区D.西北与西南区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GDP重心与能源消费总量变化轨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生产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B.b、c、a
C.c、a、bD.c、b、a
【小题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东海油气资源开发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D.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作出批示,指出东线一期实现正式通水,着力做好通水后的质量、环保、安全以及各项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后续工程建设,确保清水北送,造福沿线群众,让千家万户受益。
材料二  2010年国家环保部门对丹江口水库水质进行检测,结果为中营养状态,富营养化严重。下表为丹江口水库周围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

材料三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的剖面图、西线工程路线图

⑴率先施工并最早通水的是东线,是图中的____(a、b)线。试分析其率先施工的原因。
⑵结合材料一,东线工程在通水的同时还要做好_____工程。
⑶结合材料二,中线工程是图中的____(a、b)线。为保护丹江口水库的水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丹江口附近水源区的水质产生负面影响,请说明理由。
⑷东线、中线工程的取水源头虽然不是同一处,但受水区都主要是我国水资源紧缺的______地区。试分析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⑸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线工程尚未开工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每个区域的发展基本都要经过初期、成长、转型和再生四个阶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区域在成长阶段的主要特征有   (    )
A.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B.区域经济发展达到空前规模
C.区域内矿产资源日趋枯竭D.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顿
【小题2】区域进入“再生阶段”,区域的加工制造业将     ( )
A.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B.以技术密集型为主
C.以高污染、高能耗工业为主D.以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约二千个土方左右,一个人来干要花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来排雨水,房檐上砌30~50厘米高的栏马墙(也称女儿墙)。在陕西的关中平原上,有不少“地坑院”分布。如今,“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见稀少,废弃的窑院或填没,或塌陷,难觅往日风貌。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中平原开坑窑洞被迫向下深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土层深厚B.土质疏松C.地形平坦D.水资源短缺
【小题2】“地坑院”四周修建栏马墙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B.防止人们跌入院内
C.使地坑院美观协调D.阻挡风沙、雨雪
【小题3】目前,“地坑院”最经济的保护方式是
A.发展旅游业B.居民全部外迁C.建立自然保护区D.进行现代化改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传统民居,北方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的墙体轻薄。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风俗习惯B.气温条件C.生产方式D.建筑材料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反映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中心位置及其迁移状况是(  )
A.一直位于我国几何中心(103°50'E,36°N)东北部
B.在南北方上一直向南移动
C.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
D.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幅度大于南北方向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D.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下图“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