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的传统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搭配合理的是
A.竹楼一一西双版纳B.吊脚偻——华北平原
C.石头屋——三江平原D.尖顶屋一一华南地区
当前题号:1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中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交通C.土地D.历史
【小题2】要监测草原放牧草场面积的变化,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A.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RS)
C.全球定位系统(GPS)D.地理信息系统(GIS)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近些年,中国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说法,该方案指出“新三大地带”包括远西部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依据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请从社会经济因素列举划分的指标有    
(2)阅读表格,根据数据概括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特点__________。
(3)从自然地理特征方面列表对比分析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和远西部地带的差异,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和“新垦区土地服务功能构成雷达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县政府驻地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  )
A.面状与点状B.点状与面状
C.线状与点状D.点状与线状
【小题2】依据甲、乙两图可知,该区域处于(  )
A.初期发展阶段B.成长发展阶段
C.转型发展阶段D.再生发展阶段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重要的四条路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路线处于盆地、丘陵,人口密度最小
B.⑤-⑥路线穿过高原、山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
C.⑦-⑧路线穿过丘陵、平原,聚落密度较大
D.③-④路线穿过高原、丘陵,人口密度较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
A.水资源紧张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相协调D.木材短缺
(2)西气东输中“西气"主要于   盆地。“东输”的终点是 (省级行政区)。
(3)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中国古代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融入传统民居建筑设计中。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方四合院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A.北面B.南面C.东面D.西面
【小题2】客家先人来自中原地区,经数代迁移至福建等地繁衍。客家土楼墙体厚实坚固,与当地原有民居形成鲜明对比,对客家土楼建筑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土楼采用独特的建筑材料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B.圆形土楼的防卫功能极强,主要起防卫的作用
C.体现了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
D.土楼建筑风格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 ;乙为我国     地区。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3)制约甲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为地形和气候。(    )
当前题号:9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形和气候B.水文和植被
C.植被和土壤D.气候和农作物
【小题2】对各自然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分布区B.①区都是经济发达地区
C.②区气候干旱D.③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小题3】制约②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条件B.地形条件C.光照条件D.水源条件
【小题4】我国青藏高原、西北干旱区、北方、南方的农业特点依次是(    )
A.旱地耕作、绿洲农业、河谷农业、水田耕作
B.河谷农业、绿洲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C.绿洲农业、河谷农业、旱地耕作、水田耕作
D.河谷农业、旱地耕作、绿洲农业、水田耕作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