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若羌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县。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全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红枣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74195.05万元,其中:红枣产业实现产值260437.53万元。

材料二:新疆若羌红枣个大美观,刚采摘的鲜果肉脆香甜,晒干后肉软甜润,吃后余香满口。近十几年来,该地红枣种植面积扩大,形成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
(1)我国红枣大体分为两大产区,一是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等),二是中东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仅以干果和鲜果划分销售类型来看,指出两大产区各自适合的主要销售类型,并任选其一分析其销售干(鲜)果的原因。
(2)若羌地区把枣树作为主要的防护林树种、退耕还林的经济林和城镇绿化的景观林。请你说说枣树的生态环境意义。

材料二:新疆若羌红枣个大美观,刚采摘的鲜果肉脆香甜,晒干后肉软甜润,吃后余香满口。近十几年来,该地红枣种植面积扩大,形成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
(1)我国红枣大体分为两大产区,一是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等),二是中东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仅以干果和鲜果划分销售类型来看,指出两大产区各自适合的主要销售类型,并任选其一分析其销售干(鲜)果的原因。
(2)若羌地区把枣树作为主要的防护林树种、退耕还林的经济林和城镇绿化的景观林。请你说说枣树的生态环境意义。
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脉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光、热、水、矿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下表为元阳县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统计表。
侵蚀强 度等级 | 1999年 | 2005年 | 2010年 | |||
面积/km2 | 比例/% | 面积/km2 | 比例/% | 面积km2 | 比例% | |
低度侵蚀 | 187.81 | 8.58 | 153.70 | 7.02 | 95.82 | 4.38 |
轻度侵蚀 | 1 202.09 | 54.89 | 793.70 | 36.24 | 723.75 | 33.05 |
中度侵蚀 | 601.11 | 27.45 | 621.62 | 28.39 | 685.90 | 31.31 |
强度侵蚀 | 169.77 | 7.75 | 348.89 | 15.93 | 377.33 | 17.23 |
极强度侵蚀 | 27.98 | 1.28 | 230.73 | 10.54 | 264.01 | 12.06 |
剧烈侵蚀 | 1.12 | 0.05 | 41.25 | 1.88 | 43.07 | 1.97 |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5—2010年元阳县水土流失增长速度最快的侵蚀强度等级是
A.极强度侵蚀 | B.强度侵蚀 |
C.中度侵蚀 | D.轻度侵蚀 |
A.过度放牧 | B.矿产开采 |
C.居民点建设 | D.修筑公路 |
①调整农业结构 ②采用滴灌技术 ③发展“处方”农业 ④修建梯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下图,回答问题。

安徽省地形图


(1)填写下表,比较安徽省甲河以北和乙河以南地区的差异。
(2)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主要原因。据图分析可知, 、 因素所占比重最大。
(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土地荒漠化引发的最突出的气象灾害是什么?
(4)安徽南部和我国西部地区都存在着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安徽南部主要表现为 ,我国西部主要表现为 ,但其形成又有相似之处,其共同的人为原因是 ;针对这一原因,你认为最为有效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安徽省地形图


(1)填写下表,比较安徽省甲河以北和乙河以南地区的差异。
| 地形 | 自然带 | 城镇空间特征 |
甲河以北地区 | 平原 | | 团块状,受自然条件限制小 |
乙河以南地区 |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2)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主要原因。据图分析可知, 、 因素所占比重最大。
(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土地荒漠化引发的最突出的气象灾害是什么?
(4)安徽南部和我国西部地区都存在着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安徽南部主要表现为 ,我国西部主要表现为 ,但其形成又有相似之处,其共同的人为原因是 ;针对这一原因,你认为最为有效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图1)和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1所示为 (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⑵ 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⑶ 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⑷图2中④⑤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丰富的是 地,原因是 。
⑸图1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约占80%。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其成因。

⑴ 图1所示为 (1、7)月等温线,该月我国气温分布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⑵ 比较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⑶ 比较图中①③两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⑷图2中④⑤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丰富的是 地,原因是 。
⑸图1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约占80%。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其成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描述图示地形区的地表特征,并分析其成因(5分)
(2)图中城市分布有何特征?试分析其原因。(7分)
(3)试分析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总结该地区国土整治应采取的措施。(4分)

(1)描述图示地形区的地表特征,并分析其成因(5分)
(2)图中城市分布有何特征?试分析其原因。(7分)
(3)试分析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总结该地区国土整治应采取的措施。(4分)
读中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 米,该处特大暴雨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甲的地形类型是 ,地带性植被是 。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3)材料三中农业用地比重最大的是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4)请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简述该地形区的综合治理后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1)材料二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 米,该处特大暴雨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甲的地形类型是 ,地带性植被是 。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3)材料三中农业用地比重最大的是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4)请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简述该地形区的综合治理后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下为“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图中①、②两地地形特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3)与成都平原比较,图中③地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多种因素导致黄土高原农村中的撂荒现象不断增加,有的成为“2人村庄”,大量耕地撂荒。说出黄土高原撂荒现象对该地生态环境的益处。

(1)说出图中①、②两地地形特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简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及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3)与成都平原比较,图中③地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多种因素导致黄土高原农村中的撂荒现象不断增加,有的成为“2人村庄”,大量耕地撂荒。说出黄土高原撂荒现象对该地生态环境的益处。
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皱脸——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就达十六亿吨!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
【小题2】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三门峡是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表1为某年三门峡库区冲淤数据。
表1
【小题3】从表1中信息可知
【小题1】文中“黄土地”所在的地形区
A.有革命圣地延安及特色窑洞景观 |
B.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过渡地区 |
C.受降水影响形成深厚土层和沟壑 |
D.农业地域类型为传统稻作农业 |
三门峡是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表1为某年三门峡库区冲淤数据。
表1
时段 | 7月6日至9日 | 7月10日至8月2日 | 8月3日至9日 |
平均流量(m3/s) | 5069 | 1519 | 3908 |
平均含沙量(kg /m3) | 391 | 52.7 | 369 |
泥沙淤积量(╳103t) | 0.20 | -0.114 | 0.104 |
A.受热量条件制约,选择在河谷地区修路建村 |
B.借黄土肥沃优势,发展了大规模机械化农业 |
C.不合理耕作破坏植被,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 |
D.通过植树种草及打坝淤地进行有效水土保持 |
A.降水对河流的径流量、含沙量影响较小 |
B.河流侵蚀强度与水库泥沙淤积量此消彼长 |
C.数据为三门峡库区的调水调沙工作提供依据 |
D.数据于GPS,并通过GIS进行分析处理 |
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小题3】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
②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
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 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小题1】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 | 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
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 | 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 |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 | B.荒漠化范围缩小 |
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 | 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 |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
②虽没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
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 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