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中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二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
米,该处特大暴雨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甲的地形类型是
,地带性植被是
。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3)材料三中农业用地比重最大的是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4)请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简述该地形区的综合治理后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12-10 07:07: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关于对区域的理解,以下说法
错误的是
A.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B.区域的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
C.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
D.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明确的
同类题2
不同区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相对位置,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B.乙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
C.甲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且多雨,但热量条件不如乙区域
D.甲区域夏季白昼时间长,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
【小题2】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城市化水平高
D.第三产业比重小
同类题3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在能源生产与消费领域表现显著。图为中国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及国内生产总值重心在经度上的变化。中国大陆的几何中心位于甘肃的兰州(34°N,103°40′E)。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归纳我国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重心的时空分布特点。
(2)据图说明能源跨地区调配的必要性,并分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同类题4
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在季风区,非季风区不需要。( )
同类题5
下图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与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工程沿线地区居民利用天然气作为能源,使煤炭的消费比例有所,同时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2)从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对比关系说出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原因。东部西部。
(3)近年来,上海纺织业向新疆转移,这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