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段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甘肃两当县、内蒙古巴音舒嘎查村、北京门头沟区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不斐成绩,由此将“生态修复”概念引入公众视野。曾几何时,由于不了解、不尊重自然规律,诸如开山造田、围湖造田、在水源极缺的沙漠中植树造林等种种做法被视为“征服自然”的“雄伟壮举”。然而,实践证明,不顾科学规律的做法不仅事倍功半,还留下了诸多恶果,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急剧恶化,有的甚至到了惊人的地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生态修复是针对人为破坏而言,是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检讨自我的事后弥补行为。近年来,不少地方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就是基于顺应自然规律,立足于生态的自然修复,以化解生态危机。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态修复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一个前提,即顺应自然规律,科学且适度。生态修复,给大自然提供一个“疗伤”的机会,是一个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
(1)上述案例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2)你对人地关系有何认识?
2006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甘肃两当县、内蒙古巴音舒嘎查村、北京门头沟区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不斐成绩,由此将“生态修复”概念引入公众视野。曾几何时,由于不了解、不尊重自然规律,诸如开山造田、围湖造田、在水源极缺的沙漠中植树造林等种种做法被视为“征服自然”的“雄伟壮举”。然而,实践证明,不顾科学规律的做法不仅事倍功半,还留下了诸多恶果,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急剧恶化,有的甚至到了惊人的地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生态修复是针对人为破坏而言,是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检讨自我的事后弥补行为。近年来,不少地方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就是基于顺应自然规律,立足于生态的自然修复,以化解生态危机。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态修复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一个前提,即顺应自然规律,科学且适度。生态修复,给大自然提供一个“疗伤”的机会,是一个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
(1)上述案例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2)你对人地关系有何认识?
几乎所有的古代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我国古代民族的图腾是并不存在的所谓的“龙”。图腾的存在体现的人地关系是(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 B.人类中心论 | C.天人合一论 | D.人地伙伴论 |
(题文)下列中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
C.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 D.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
当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空前发展以后,人们又过于夸大人的力量,这时候形成的人地关系是(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 B.人类中心论 | C.人地伙伴论 | D.天命论 |
下列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的是( )
A.在我国东南沿海实行“休渔”制度 |
B.为保护臭氧层50多个国家签署《蒙特利尔协议书》 |
C.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
D.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180多个国家签署《巴厘岛路线图》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贫困村的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村民果然手中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衷心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
材料二:由于附近金矿废弃物尾矿砂的堆积,孙家村的大沟里十几年来就被吃掉了近百亩土地,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里和矿上共同商量,共同开发复垦,由矿上出钱,村里出劳力、机械,运来“客土”覆盖到尾矿填平的沟壑上,形成耕地。十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恢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而且村里耕地由25公顷多增加到40公顷。
分析以上两个例子,哪一个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什么?
材料一:贫困村的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的土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村民果然手中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衷心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
材料二:由于附近金矿废弃物尾矿砂的堆积,孙家村的大沟里十几年来就被吃掉了近百亩土地,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里和矿上共同商量,共同开发复垦,由矿上出钱,村里出劳力、机械,运来“客土”覆盖到尾矿填平的沟壑上,形成耕地。十年来,通过这种方式恢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污染问题,而且村里耕地由25公顷多增加到40公顷。
分析以上两个例子,哪一个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什么?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图中正确反映人地伙伴论关系的人地关系模式图是_________图。
(2)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中,属输入、输出方向错误的是_________图。
(3)四图中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作用,未提及环境对人类社会反馈作用的是_________图。
(4)四图中只强调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的是_________图。

(1)四图中正确反映人地伙伴论关系的人地关系模式图是_________图。
(2)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中,属输入、输出方向错误的是_________图。
(3)四图中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作用,未提及环境对人类社会反馈作用的是_________图。
(4)四图中只强调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的是_________图。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位于我国东北的辽河三角洲地区分布有世界上植被类型保存完好、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成为世界最广阔的芦苇集中生产地。近年来,芦苇已经成为当地栽培的经济作物,一般冬季收割。过去在春节前后,收割后的苇塘会人工放火烧芦苇地(俗称“炼塘”)。
芦苇浑身是宝,它不仅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重要,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也是造纸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图为苇塘发展模式示意图。

(1)分析过去农民在芦苇地“炼塘”的原因。
(2)说明苇塘发展模式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3)简述苇塘发展模式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位于我国东北的辽河三角洲地区分布有世界上植被类型保存完好、面积最大的滨海芦苇沼泽湿地,成为世界最广阔的芦苇集中生产地。近年来,芦苇已经成为当地栽培的经济作物,一般冬季收割。过去在春节前后,收割后的苇塘会人工放火烧芦苇地(俗称“炼塘”)。
芦苇浑身是宝,它不仅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重要,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也是造纸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图为苇塘发展模式示意图。

(1)分析过去农民在芦苇地“炼塘”的原因。
(2)说明苇塘发展模式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
(3)简述苇塘发展模式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将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人的管理调控填入相对应的位置。
A B C D
(2)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是条件; 是目的。

(1)请将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人的管理调控填入相对应的位置。
A B C D
(2)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是条件; 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