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a表示经济发展,b表示环境质量,据此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相互关系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说明   (  )
A.只有经济高度发达,才能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
B.发展经济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
C.必须靠发展生产力来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
D.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严重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
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小题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了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区域森林覆盖率在人为影响下的长期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个阶段中,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关于各阶段人地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森林覆盖率最高,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
B.②阶段人口增长快,森林被大量砍伐,污染严重
C.③阶段人地矛盾尖锐,环境人口容量最小
D.④阶段森林覆盖率上升,人地关系走向和谐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
A.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B.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C.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无因果关系
D.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同
【小题2】图中反映了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A.人口问题B.发展问题
C.技术问题D.资源问题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行为符合“环境友好”理念的是
①积极购买小汽车,以提高工作效率 ②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
③建筑高层楼房和城市地铁,节约土地 ④由工业末端治理变为污染源头控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A.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B.少投入、少产出
C.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D.多投入、多产出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循环农业模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最适宜发展该模式的省级行政区是
A.宁夏B.广西C.山东D.江苏
【小题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的一条内河,该河原为当地人心目中的母景河,承载了许多人的乡愁和记忆,然而此前每天近八万吨污水注入便其成了触目惊心的“黑奥水体”。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指导下,该市以水环境为整治重点,着力构建完整的兩洪管理体系,将该河流打造成为城市湿地公园,令其重焕新生。


根据此案例并结合所学内容列举城市水环境整治的举措。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生态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某乡村的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乡村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
C.黄河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
【小题2】该生态农业模式给乡村带来的环境效益是(    )
A.净化乡村环境B.调整产业结构
C.增加经济收入D.拓展销售市场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民日报》2017年3月3日报道,湖北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大力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取得良好效益。下图为“蕲春县清水河村秸秆不同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省(区)中,适宜推广该秸秆利用方式的有(  )
①藏 ②新 ③湘 ④皖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小题2】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方式的意义主要有(  )
①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②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③提高农田土壤肥力 ④增加农村就业岗位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江西省梦港河小流域属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带。近年来积极实施将水保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生产条件和结构改善相结合的措施,即山上种植各类果树、山腰发展生态观光、山下水稻和水塘养殖,使昔日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小流域走上了山清水秀、林茂果丰、稻塘共生的生态良性循环之路,初步实现了富民目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小流域昔日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  )
A.未发展生态农业B.降水和地形影响
C.不合理人类活动D.人口多且增长快
【小题2】为进一步实现富民目标可采取(  )
①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②可大力发展温室农业 ③修建灌渠塘坝等设施 ④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当地发展该农业生态模式会(  )
A.提高当地环境承载力B.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C.使农业灵活地适应市场D.增加江西省农民的收入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