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该地北部是山区,南部是平原濒临大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岳的形成与内外力作用有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类型外,北部山地可能还有 、 等。(2)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其理由是 (选择填空)。
(3)d城市坐落在 (地形)上。修建b村镇到d城的公路,较合理的方案是 (用字母连线表示)。原因是 。
(4)a与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

(1)山岳的形成与内外力作用有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类型外,北部山地可能还有 、 等。(2)计划修建a村到b村镇的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其理由是 (选择填空)。
A.线路①距离短,修建公路工程量小 |
B.线路①路途短,经济效益高 |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
D.线路②工程量大,成本高 |
(4)a与b两地相比,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 。
从中国上海出发驶向英国伦敦的船只,沿途依次经过的海峡叙述正确的是
A.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 |
B.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
C.马六甲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曼德海峡 |
D.曼德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包括:
①交通;②通信;③工业;④农业;
⑤商业;⑥建筑业;⑦贸易;⑧宗教
①交通;②通信;③工业;④农业;
⑤商业;⑥建筑业;⑦贸易;⑧宗教
A.②④⑥⑧ | B.③⑤⑥⑧ | C.①③④⑥ | D.①②⑤⑦ |
读“除去管道以外的五种最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比较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把荷兰的郁金香运往伦敦奥运会赛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小题2】每年的寒、暑假放假或开学时,都会形成以学生为主的客运高峰期,大多数学生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

【小题1】把荷兰的郁金香运往伦敦奥运会赛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乙 | B.丙 | C.丁 | D.戊 |
读下图,回答问题。

某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有ABCDE五种港区方案,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考虑:
(1)若选择A、E方案,其有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利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
(2)可否选择B方案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方案相比较而言,选择________方案较合理,原因是___ __。

某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有ABCDE五种港区方案,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考虑:
(1)若选择A、E方案,其有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利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
(2)可否选择B方案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方案相比较而言,选择________方案较合理,原因是___ __。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京津冀地区首先打造多层次轨道体系,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按照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的要求,京津冀地区将加快推进京唐、津滨、京石等城际铁路建设,加强北京、天津、河北主要城市间轨道交通衔接,实现“1小时区线交通圈”。

(1)简述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_______。
河北省产业体系主要建立在资源型工业的基础上,产业升级困难重重。
(2)简述河北省产业升级困难的主要原因_________。
材料:京津冀地区首先打造多层次轨道体系,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按照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的要求,京津冀地区将加快推进京唐、津滨、京石等城际铁路建设,加强北京、天津、河北主要城市间轨道交通衔接,实现“1小时区线交通圈”。

(1)简述构建“轨道上的京津冀”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_______。
河北省产业体系主要建立在资源型工业的基础上,产业升级困难重重。
(2)简述河北省产业升级困难的主要原因_________。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3)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3)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武汉城市圈目前建成或规划有多条城际铁路,其中武汉一一黄冈城际铁路于2014年6月18日建成通车。线路全长66公里,公铁合建3179米,铁路投资高达近80亿元,桥梁比为67%。列车设计最高运行时速200公里以上,从武汉站起,最终到达黄冈东站,最快运行时间43分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武冈城铁建成后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密切武汉和黄冈地区城市的联系 ②缓解公路交通运输压力
③加剧大气污染 ④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①沿线多河流湖泊 ②沿线多山地丘陵,地形复杂
③沿线耕地面积广大 ④地下冻土层的存在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③ |

A.减少因修建有砟轨道,开山取石时植被和生态的破坏 |
B.提升高铁运行时的稳定性 |
C.加快路面排水速度,防止积水 |
D.保证路面的整体清洁美观度 |
杭长高铁运行控制技术可以保证列车最小运行间隔3分钟,衢州境内设置了三个高铁站,在迎接呼啸而来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强大的高铁“虹吸效应”,即资金、人才和信息向规模大、实力强的城市聚集的现象。下图为杭长高铁简图,关于衢州面临的高铁“虹吸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被南昌和长沙虹吸 |
B.产业错位发展,与邻近地区形成优势互补 |
C.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
D.有利于吸收杭州高新技术企业落户衢州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①沿河分布 ②沿断层线分布
③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④沿交通线分布
【小题2】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①沿河分布 ②沿断层线分布
③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④沿交通线分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避开河谷 | B.联系居民点 |
C.避开山脊 | D.避开断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