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工业部门与所属类型用直线相连,正确的是
①甘蔗制糖厂②精密仪表厂③普通服装厂④精铜冶炼厂⑤家具制造厂
a.技术指向型工业 b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e.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①甘蔗制糖厂②精密仪表厂③普通服装厂④精铜冶炼厂⑤家具制造厂
a.技术指向型工业 b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e.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A.①—c ②—b ③—a ④—e ⑤—d | B.①—d ②—c ③—e ④—a ⑤—b |
C.①—d ②—a ③—e ④—c ⑤—b | D.①—a ②—b ③—c ④—d ⑤—e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前,抚顺煤炭资源蕴藏量丰富,有“中国的煤都”之称。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抚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
(1)分析辽中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是抚顺摆脱煤竭城衰困境的重要举措,请就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前,抚顺煤炭资源蕴藏量丰富,有“中国的煤都”之称。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抚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
(1)分析辽中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是抚顺摆脱煤竭城衰困境的重要举措,请就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省、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5个省的30个市,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材料二:图甲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三: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会有相互影响,即波及效应。图乙为“钢铁产业对其他部位的波及效应示意图”(由圆心向外波及效应渐强)。

(1)图甲中原经济区中河北邯郸等市钢铁工业发达,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
(2)图乙显示受钢铁工业波及效应最显著的产业。
(3)钢铁工业和其波及效应显著的工业往往在空间上集聚,这种现象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
(4)目前我国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日渐衰落,为了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行性措施有 。
材料一: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省、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5个省的30个市,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材料二:图甲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三: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会有相互影响,即波及效应。图乙为“钢铁产业对其他部位的波及效应示意图”(由圆心向外波及效应渐强)。

(1)图甲中原经济区中河北邯郸等市钢铁工业发达,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
(2)图乙显示受钢铁工业波及效应最显著的产业。
(3)钢铁工业和其波及效应显著的工业往往在空间上集聚,这种现象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
(4)目前我国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日渐衰落,为了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行性措施有 。
甲、乙为德国两大著名工业中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围绕某个大型工业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其位置由核心工厂的区位因素而定,随着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甲工业地域的移动方向是( )
【小题2】甲、乙两大工业中心在发展方向上都注重( )

【小题1】以围绕某个大型工业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其位置由核心工厂的区位因素而定,随着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甲工业地域的移动方向是( )
A.东 | B.西 | C.南 | D.北 |
A.开拓市场与军事订货 | B.消除污染与美化环境 |
C.轻工业与重工业相结合 | D.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
甲企业生产显示器、液晶电视与笔记本电脑面板,其总部位于台湾南部的科学工业园区内,主要负责产品设计、研发和销售,而成品组装基地设在浙江宁波和广东佛山。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零组件包括韩国的彩色滤光片、美国的素玻璃、日本的驱动IC和偏光片以及台湾的背光模组。近年来,该企业半数背光模组的重要零组件“增亮膜”由台湾的乙厂供应,但该厂商仍不满足,决定再投资20亿美元用于研发新产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成品组装基地设在浙江宁波和广东佛山,主要是因为两地( )
【小题2】乙厂生产的“增亮膜”市场需求量大,但厂商却进一步投资研发新产品,这主要是因为( )
【小题1】成品组装基地设在浙江宁波和广东佛山,主要是因为两地( )
A.距离台湾近,运输成本低 |
B.气候条件适宜 |
C.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
D.靠近经济发达地区,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
A.资金流动快 | B.产品生命周期短 |
C.产业链紧密 | D.即时生产能力强 |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刚果共和国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油棕。来自中国的一家公司计划在刚果共和国境内建立一个面积达100万公顷的油棕种植园,该种植园所产的棕榈油将用于生物燃料生产。
材料二 布拉柴维尔—黑角铁路是刚果共和国重要的出海通道。下图为刚果共和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刚果盆地沼泽广布的原因。
(2)在布拉柴维尔建生物柴油厂有哪些优势条件?
(3)分析选择铁路出海而不选择河运出海的原因。
材料一 刚果共和国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油棕。来自中国的一家公司计划在刚果共和国境内建立一个面积达100万公顷的油棕种植园,该种植园所产的棕榈油将用于生物燃料生产。
材料二 布拉柴维尔—黑角铁路是刚果共和国重要的出海通道。下图为刚果共和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刚果盆地沼泽广布的原因。
(2)在布拉柴维尔建生物柴油厂有哪些优势条件?
(3)分析选择铁路出海而不选择河运出海的原因。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服装工业实施“大进大出、以进养出”的策略,进口美国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纱和坯布、日本和韩国的面料,加工后出口成衣。在当今全球服装出口总值中,“Made in China”的服装占到三分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种类的主要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市场 C. 生产技术 D. 劳动力
(2)据材料,我国此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 )
A. 廉价劳动力充足的中西部地区 B. 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C. 原材料丰富的地区 D. 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1)决定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种类的主要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市场 C. 生产技术 D. 劳动力
(2)据材料,我国此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 )
A. 廉价劳动力充足的中西部地区 B. 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C. 原材料丰富的地区 D. 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读“世界上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人力资源充足 ②所在国矿产资源丰富 ③海洋运输便利 ④科学技术先进


图中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人力资源充足 ②所在国矿产资源丰富 ③海洋运输便利 ④科学技术先进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硅谷”以微电子工业著称,这里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乃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据此回答下题。
“硅谷”工业区兴起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硅谷”工业区兴起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农业基础 | B.交通因素 |
C.环境因素 | D.知识和技术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 ,说出与四川省西部地区相比较,东部地区交通条件的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日照时数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根据太阳每天的辐射强度超过或等于 120W/m2 的时间长度来确定。图 8 中数据表示成都和攀枝 花各月平均日照时数。

(2)说出与成都相比较,攀枝花平均日照时数的总体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2018 年 2 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成都,依据规划该中心将建设成 为集农业科研、国际交流、产业孵化、综合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硅谷”。
(3)说明成都吸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的地理条件。
20 世纪 60 年代起,我国在四川西部山区陆续建设了 300 多个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工业 企业,带动了一批工业城市的兴起。近年来,当地的许多工业企业面临资源枯竭、污染严重、市场萎缩等问题,部分工业城市出现衰落。
以万县市为例,1951 年万县市工业企业仅 10 余家。受国家战略决策影响,1960 年后万县 市开始进行以船舶制造为主的工业布局,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能力。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带 来了交通的发展。目前,军转民战略决策实施后,万县市军工企业在民品生产方面也做出非常 大的成绩。
(4)说明当年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对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对目前该地区工业企业的发 展提出合理建议。

(1)读图 ,说出与四川省西部地区相比较,东部地区交通条件的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日照时数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根据太阳每天的辐射强度超过或等于 120W/m2 的时间长度来确定。图 8 中数据表示成都和攀枝 花各月平均日照时数。

(2)说出与成都相比较,攀枝花平均日照时数的总体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2018 年 2 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成都,依据规划该中心将建设成 为集农业科研、国际交流、产业孵化、综合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硅谷”。
(3)说明成都吸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的地理条件。
20 世纪 60 年代起,我国在四川西部山区陆续建设了 300 多个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的工业 企业,带动了一批工业城市的兴起。近年来,当地的许多工业企业面临资源枯竭、污染严重、市场萎缩等问题,部分工业城市出现衰落。
以万县市为例,1951 年万县市工业企业仅 10 余家。受国家战略决策影响,1960 年后万县 市开始进行以船舶制造为主的工业布局,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能力。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带 来了交通的发展。目前,军转民战略决策实施后,万县市军工企业在民品生产方面也做出非常 大的成绩。
(4)说明当年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对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对目前该地区工业企业的发 展提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