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省、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5个省的30个市,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材料二:图甲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三: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会有相互影响,即波及效应。图乙为“钢铁产业对其他部位的波及效应示意图”(由圆心向外波及效应渐强)。

(1)图甲中原经济区中河北邯郸等市钢铁工业发达,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2)图乙显示受钢铁工业波及效应最显著的产业。
(3)钢铁工业和其波及效应显著的工业往往在空间上集聚,这种现象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4)目前我国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日渐衰落,为了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可行性措施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12 05:05: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长江中游三省是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湖南省更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如果用三根线连接三省省会武汉、长沙、南昌三市,恰好组成一个似等边三角形,被称为 “中三角”,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城市群。

材料一:目前,中部地区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对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不明显。近些年来,由于各自忙于本地的经济发展,武汉、长株潭和鄱阳湖三个城市群相互间的经济联系不增反减,在项目、资金争取和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彼此间的竞争常常超过了合作,其结果是虽然经济都有所发展,但在国家中的地位却下降了。
材料二:中部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表(2010年)
(注:固定资产投资额代表城市群经济发展能力,地区生产总值代表城市群经济整体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代表市场化程度;进出口总额代表城市群经济开放程度。)

(1)简要说明“中三角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自然资源条件。
(2)“中三角”地区钢铁工业发达,钢铁工业的产品以及生产废弃物往往可以作为机械建筑材料工业等的原料,有这种工业联系的工厂在空间布局易形成集聚现象,请你谈谈工业集聚的利弊。
(3)阅读材料二,比较武汉、长株潭和鄱阳湖三个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
(4)阐述三个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对“中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