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高产和糖分积累。
材料2:我国某地区略图

(1)分析A地寒潮发生的年平均次数多于B地的主要原因。
(2)简述使C地苹果质量优于A地的气候条件并说出原因。
(3)说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如种植业、畜牧业)的区域差异及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材料1:苹果春华秋实,花期和生长期受气温影响显著。花期气象灾害少,生长地无霜期长,有利于苹果高产和糖分积累。
材料2:我国某地区略图

(1)分析A地寒潮发生的年平均次数多于B地的主要原因。
(2)简述使C地苹果质量优于A地的气候条件并说出原因。
(3)说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类型(如种植业、畜牧业)的区域差异及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重视,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还成为市县的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等。阅读材料回答23-24题。
【小题1】绍兴市、延边州、中宁县分别位于我国
【小题2】中宁枸杞俗称:“红宝”,这里所产的枸杞粒大、肉厚、籽少、含糖量高、营养成分多。近百年来已被引种了十几个省区。但中宁枸杞无论引种到何方,生产出的枸杞在外观上与中宁构祀都有十分明显的区别。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宁独特的
【小题1】绍兴市、延边州、中宁县分别位于我国
A.地势的第三、二、一阶梯 |
B.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
C.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 |
D.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 |
A.市场优势 |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 C.科技优势 | D.地理环境优势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下图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有人将宁夏平原形象的描述为“贺兰山护着的地方,黄河爱着的地方”,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分析该地区发展材料二所示葡萄加工产业链的意义。
(3)、该地区如果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4)、2016年11月1日—7日半期考试和校运会期间,试比较银川和思南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下图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有人将宁夏平原形象的描述为“贺兰山护着的地方,黄河爱着的地方”,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分析该地区发展材料二所示葡萄加工产业链的意义。
(3)、该地区如果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4)、2016年11月1日—7日半期考试和校运会期间,试比较银川和思南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下图当中有我国华北地区特殊的耕作方式,称谓“垄槽耕作”,即在第一年将作物种在高起的垄上,第二年则将原本的垄挖成槽,作物仍种于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F 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小题3】华北地区采用此种耕作方式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该地区()

【小题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 |
B.B地农业发展引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
C.C地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该地热量条件优于周边地区 |
D.D E 两地要大力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 |
A.辽阔富饶的土壤 |
B.森林、草场资源丰富 |
C.工业基础雄厚 |
D.当地广阔的市场 |
A.环境污染严重 | B.水利设施不足 |
C.人口密度过大 | D.干旱少雨 |
某老农进城,看见一广告牌上写着: “苹果,优惠价4688!”老农一惊:“谁吃得起?”往前走,又看见一个广告牌:“小米,2299!”老农想,八成是骗子!继续前行,又看见一个牌子写着:“小辣椒,只要998!”老农实在忍不住了,拿起手机给儿子打电话:“娃啊,别打工了,快回家种地吧,我们要发了……”根据材料回答下题。
28.若老人的家乡为我国苹果生产基地之一,则其家乡最可能位于( )
28.若老人的家乡为我国苹果生产基地之一,则其家乡最可能位于( )
A.东南丘陵 | B.山东丘陵 | C.黄土高原 | D.四川盆地 |
水浇地是指除水田、菜地外,有水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的耕地。望天田是指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耕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各省区耕地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有关解决我国“望天田”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发展灌溉排水系统 |
B.进行规模化人工降雨 |
C.实施高效的旱作农业 |
D.调整耕作区的种植结构 |
A.从结构来看,A很可能表示上海市 |
B.云南因为降水少,旱地的面积较大 |
C.在各省区中西藏的水浇地面积最大 |
D.福建气候湿润,水田面积居各省区中之首 |
下图为澳大利亚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澳大利亚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根据④⑤⑧三个流域的地理条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小题3】随着农业的发展,⑤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小题1】导致澳大利亚各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地势 | B.海陆位置 | C.流域面积 | D.大气环流 |
A.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 |
D.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A.湿地增加 | B.河流藻类大量繁殖 |
C.河口泥沙淤积加重 | D.灌区地下水位降低 |
读某地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BC分别表示()
【小题2】此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
【小题3】图中所示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体现出()

【小题1】图中ABC分别表示()
A.沼气池、农田、畜牧场 | B.沼气池、畜牧场、农田 |
C.农田、畜牧场、沼气池 | D.畜牧场、沼气池、农田 |
A.东北平原 | B.青藏高原 |
C.南方低山丘陵 | D.内蒙古高原 |
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
B.物质和能量多层次高效循环利用 |
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
D.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图7)。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 7
【小题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小题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图 7
【小题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
B.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
C.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
D.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
B.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
C.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
青藏高原地区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一大自然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样独具特色。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青藏高原“高”、“寒”无关的是
【小题1】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 B.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
C.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B.地热资源丰富 |
C.日照强,太阳能丰富 |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