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有喜光、喜湿、耐肥、怕涝、生长期长等习性,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中之佳品。我国药用菊花按产地不同形成了一些品牌,其中以具有800年历史的黄山(歙县)贡菊质量最为上乘。由于药菊生产周期短、增收快,近些年我国药菊种植发展迅猛,但市场大起大落现象非常严重。下表示意我国药用菊花主要产地与环境。
(1)黄山(歙县)发展贡菊生产有哪些区位优势?
(2)和其他主要药菊相比,黄山(歙县)贡菊质量更优的原因是什么?
(3)药菊种植区可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大起大落的市场波动?
品种 | 主要产地 | 海拔 (m) | 经纬度 | 年降水量 (mm) | 无霜期 (天) | |
东经 | 北纬 | |||||
贡菊 | 皖,歙县北岸、大阜、 | 200—600 | 118.4° | 29.8° | 1800 | 230 |
杭菊 | 浙,桐乡市灵安、梧桐 | 10—50 | 120.5° | 30.6° | 1176 | 238 |
滁菊 | 皖,全椒县马厂、三合 | 100—150 | 118.0° | 32.0° | 960 | 223 |
亳菊 | 皖,亳州市辛集、大寺 | 10—50 | 115.7° | 33.8° | 796 | 210 |
怀菊 | 豫,武陟县嘉应观、北郭 | 10—50 | 113.3° | 35.0° | 636 | 208 |
济菊 | 鲁,嘉祥县纸坊 | 30—80 | 116.3° | 35.4° | 700 | 210 |
(1)黄山(歙县)发展贡菊生产有哪些区位优势?
(2)和其他主要药菊相比,黄山(歙县)贡菊质量更优的原因是什么?
(3)药菊种植区可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大起大落的市场波动?
材料一 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是澜沧江支流,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流域内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流域内植物种类丰富,天然林覆盖率为67.74%。

材料二 上图为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水系和植被分布示意图。
(1)分析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征。
(2)从图上判断纳板河流域的植被差异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要分析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3)本区靠近橡胶种植北界。简要分析这里水热优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
(4)近年受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刺激,该地橡胶种植面积在扩大,简要分析橡胶面积扩大对该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上图为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水系和植被分布示意图。
(1)分析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征。
(2)从图上判断纳板河流域的植被差异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要分析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3)本区靠近橡胶种植北界。简要分析这里水热优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
(4)近年受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刺激,该地橡胶种植面积在扩大,简要分析橡胶面积扩大对该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青稞灌溉定额是指青稞生长期内灌溉需水量的总和,通常用灌水的水层深度来衡量。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青稞灌溉定额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噶尔县与乃东县青稞灌溉定额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噶尔县
【小题2】为了降低噶尔县的青稞灌溉定额,最可行的措施是

【小题1】导致噶尔县与乃东县青稞灌溉定额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噶尔县
A.生长期较长 | B.降水量较少 |
C.蒸发量较大 | D.大风日数多 |
A.推广秸秆覆盖 | B.兴修灌溉水渠 |
C.搭建塑料大棚 | D.减小生产规模 |
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气候类型为( )
【小题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小题3】该地区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 )

【小题1】该地气候类型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A.波徳平原西部 | B.巴西高原中部 | C.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 D.中国东南沿海 |
A.葡萄酿酒 | B.橡胶加工 | C.甜菜制糖 | D.青稞酿酒 |
结合西班牙柑橘种植区分布图(图甲)和我国柑橘优势产区分布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西班牙柑橘种植区较我国柑橘优势产区纬度较高的主要原因为( )
【小题2】相比西班牙,我国柑橘生产有利条件为( )

【小题1】西班牙柑橘种植区较我国柑橘优势产区纬度较高的主要原因为( )
A.受陆地纬度的限制 | 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C.农业科技水平高 | D.冬季气候较温暖 |
A.夏季光热充足 | B.化肥的使用量高 |
C.灌溉水源较充足 | D.劳动力生产率高 |
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畜牧业主要在辽河平原 |
B.林业主要分布在高原 |
C.没有水稻种值 |
D.小麦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下列叙述与其关系不正确的是()
【小题2】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小题3】下列地区,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小题1】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下列叙述与其关系不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的占用 | B.农业结构的调整 |
C.劳动力价格上涨 | D.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 |
A.水源、土壤 | B.劳动力、技术 |
C.气候、地形 | D.市场、交通 |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 |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
下表是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太湖平原年产量高于东北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太湖平原自古是我国粮仓,给北方地区输送大量粮食,但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却从东北大量调入粮食,下列关于“南粮北上”被“北粮南下”所取代的分析正确的是
| 太湖平原 | 东北平原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 0.07 | 0.31 |
谷物年产(千克/公顷) | 12414 | 4916 |
【小题1】太湖平原年产量高于东北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熟制多 | B.土壤更肥沃 |
C.机械化水平高 | D.地势平坦开阔 |
A.太湖平原城市化的推进占用耕地 |
B.东北平原人多地少,商品率高 |
C.太湖平原土壤贫瘠,产量下降 |
D.东北平原劳动力素质高,机械化程度好 |
图17是一组剖面景观示意图,反映了世界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到图丁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该时期气候变化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功是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面积扩大,雨季时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小题2】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那么该地农业发展判断正确的有( )

【小题1】该河流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功是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面积扩大,雨季时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A.雨热同期,宜种植小麦 |
B.地形多样,宜立体农业 |
C.商品率高是该地农业显著特点 |
D.山地适宜种植苹果,提高经济与生态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