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科罗拉多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较早,中上游已修建44座大坝,具有防洪、发电和灌溉的功能,在此过程中,该河流域农业快速发展,已成为美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过去农业多采用引水漫灌的方式灌溉,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简图。

(1)说明K—H河段综合开发前径流量的时空变化特点。
(2)说明当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的意义。
(3)分析中上游修建大坝对河口三角洲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植被指数是对地表植被状况的度量,反映天然植被覆盖或农作物长势情况。植被指数随植被覆盖程度增大而增大。
河套灌区是我国的大型引黄灌区之一,该地区排水渠多与灌水配套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引水、排水相结合的灌溉系统。
位于河套灌区的五原县有近百年的向日葵种植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52%,产量达21亿公斤,已成为全国向日葵产业示范基地。当地向日葵生产方式曾经以粗放种植和初加工为主,目前已形成集种子研发、试种培育、推广种植、精细加工、购销出口为一体的产业链。
(1)说出内蒙古自治区七月植被指数总体分布特点,并分别说明甲、乙两地植被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2)说明河套灌区独特排灌系统形成的地理条件。
(3)概括当前五原县向日葵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并说明促使该地向日葵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的主要举措。
材料一: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米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 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第聂伯河流域图(下图)。


(1)简述第聂伯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第聂伯河流经的主要国家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分析乌克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聂伯河进行了干流的梯级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说明第聂伯河梯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暖流,对沿岸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 B.a为风海流,受信风带影响 |
C.a沿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 D.a沿岸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A.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 B.受地形影响,自然带垂直变化显著 |
C.受大西洋水汽的影响,降水丰富 | D.河流短小急促,流量季节变化大 |
A.终年受副高控制,光照强 | B.纬度低,热量丰富 |
C.夏季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 D.水源充足,种植面积大 |

(1)图中A地的城市总体沿_______ (填地形地貌类型) _______分布。
(2)图中区域的北部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该区域荒漠化严重的气象条件有____、____。
(3)B农业区种植业较发达,黄河对该区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____。
(4)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湖,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其为咸水湖的原因。
材料1 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用油茶树的茶籽压榨而成。油茶树在湖南省衡阳、永州、怀化等地分布较广,喜温、喜湿、喜酸性土壤。橄榄油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来自油橄榄,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产量较高。油橄榄喜温、喜光,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2 目前,国内对茶油的认识还局限在少数地区,因为种植面积及产量等原因,至今还是“待字闺中无人识”。
(2)简述油茶树主要分布区河流水文特征。
(3)列举改变茶油“待字闺中无人识”局面的有效措施。
水车亦称“翻车”、“踏车”,主要由木槽、刮水板、轮轴和木链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能引水灌溉和排水的农具,最初的水车是用人力转动的,长约3米左右,后来出现了利用畜力、风力、水力等转动的多种水车。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仅博物馆或个别乡村可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之所以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因为其能
A.减少水利工程的修建 | B.扩大和保障种田规模 |
C.使农作摆脱水源制约 | D.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

A.地势和缓的平地 | B.洪涝频发的湖沼地 |
C.地势起伏的山区 | D.干旱缺水的垦荒地 |
A.种植结构的调整 | B.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
C.耐早稻种的推广 | D.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

【小题1】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
A.水运便利 | B.劳动力充足 |
C.油气资源丰富 | D.气候适宜 |
A.地形平坦 | B.温差大,光照足 |
C.土壤肥沃 | D.水源充足 |

【小题1】第聂伯河河流径流量最大的月份出现在
A.3~4月 | B.6~7月 | C.9~10月 | D.12月~次年1月 |
①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 ②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充足
③夏季日照时间长,热量较丰富 ④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材料一:甘蔗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它对热量要求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 ℃,就有可能遭受冻害。我国甘蔗产区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产区逐渐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优势蔗区。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和甘蔗种植区分布图。

(1)指出图中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试分析该地形区种植甘蔗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该地区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