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被誉为“冰与火之国”,境内的火山一般都被厚厚的冰川覆盖。冰岛土地面积1002.5万公顷,林地面积2.81万公顷。首都雷克雅未克环境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天气变化无常,雨雾较多。
材料二 冰岛某火山附近的沉降堆积盆地中,河流发育成为“辫状水系”。

(1)分析雷克雅未克天气多变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冰岛侧重于发展渔业而种植业比重小的原因。
(3)分析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国”的原因。
(4)该国出产世界上品质最好的鱼肝油,试分析其优势地理条件。
材料一 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被誉为“冰与火之国”,境内的火山一般都被厚厚的冰川覆盖。冰岛土地面积1002.5万公顷,林地面积2.81万公顷。首都雷克雅未克环境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天气变化无常,雨雾较多。
材料二 冰岛某火山附近的沉降堆积盆地中,河流发育成为“辫状水系”。

(1)分析雷克雅未克天气多变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冰岛侧重于发展渔业而种植业比重小的原因。
(3)分析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国”的原因。
(4)该国出产世界上品质最好的鱼肝油,试分析其优势地理条件。
下图为我国部分油料加工分布图和江西省三天内的降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油料加工产业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青海种植的是 (或“冬”或“春”)油菜。
(2)青藏高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地形),其主导因素是____。
(3)图中资源输连通道输送的是____,途中经过的自然带有温带荒漠带、 (甲处)、 (乙处)。
(4)影响江西省的是 (天气系统),描进其过境时的天气特征。


(1)图中油料加工产业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青海种植的是 (或“冬”或“春”)油菜。
(2)青藏高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地形),其主导因素是____。
(3)图中资源输连通道输送的是____,途中经过的自然带有温带荒漠带、 (甲处)、 (乙处)。
(4)影响江西省的是 (天气系统),描进其过境时的天气特征。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气压偏________(高或低)。据图推断,此时正值该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或夏季)。
(2)红海沿岸分布最为广泛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受地壳运动的影响,红海海域面积将逐渐________________。
(3)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______________,乙地所在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洋流按性质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该洋流流经会直接影响到海陆间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环节。
(5)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是世界著名的薰衣草之乡,该地的薰衣草点缀在世界各大著名酒店,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社会经济要素)的改善。

(1)甲地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气压偏________(高或低)。据图推断,此时正值该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或夏季)。
(2)红海沿岸分布最为广泛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受地壳运动的影响,红海海域面积将逐渐________________。
(3)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______________,乙地所在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洋流按性质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该洋流流经会直接影响到海陆间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环节。
(5)地中海沿岸的普罗旺斯是世界著名的薰衣草之乡,该地的薰衣草点缀在世界各大著名酒店,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社会经济要素)的改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乙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表。
(1)甲、乙两地区同处在30°N附近,气候类型及特征有何差异?分析其原因。
(2)甲、乙两地区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
(3)甲、乙两地区的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差异?原因何在?
材料一 下面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乙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表。
| 年平均降水量 (mm) | 年太阳辐射总量(109J•m-2) | 无霜期 |
甲地区 | <30 | 7.56—8.4 | 365天 |
乙地区 | >1000 | 4.2—5.1 | 250—275天 |
(1)甲、乙两地区同处在30°N附近,气候类型及特征有何差异?分析其原因。
(2)甲、乙两地区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该经济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
(3)甲、乙两地区的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差异?原因何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美洲地区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 数万年前,尼加拉瓜湖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因火山喷发,与海隔绝而成咸水湖。此后湖水渐渐淡化,变成了一个平均海拔约29 m的淡水湖。
(1)评价中美洲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2)中美洲地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有飓风、洪涝、 ,说明该区域飓风危害严重的原因。
(3)某人从北京出发飞行14小时到达A城,到达时发现自己处于一年中影子最短时刻,则出发时北京时间为 ;据此,此人认为这一天也是A城全年昼长最长的一天,说出该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分析尼加拉瓜湖变成淡水湖的原因。
材料一 中美洲地区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 数万年前,尼加拉瓜湖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因火山喷发,与海隔绝而成咸水湖。此后湖水渐渐淡化,变成了一个平均海拔约29 m的淡水湖。
(1)评价中美洲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2)中美洲地区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有飓风、洪涝、 ,说明该区域飓风危害严重的原因。
(3)某人从北京出发飞行14小时到达A城,到达时发现自己处于一年中影子最短时刻,则出发时北京时间为 ;据此,此人认为这一天也是A城全年昼长最长的一天,说出该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分析尼加拉瓜湖变成淡水湖的原因。
茶树是一种喜温好湿、耐阴性较强、多年生的经济作物,2017年7月,杭州持续高温无雨,位于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的梅家坞村、梵村、双峰村等地茶树“受伤”不轻。茶农们积极行动起来,为茶树撑起了黑色的遮阳棚(如下图所示),同时采取浇水的方式抗旱保茶,可使茶树芽叶嫩绿,绿叶中的有效成分显著增加。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杭州此次高温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
B.海平面下降 |
C.城市化加速 |
D.植被减少 |
A.遮光,减少杂草生长 |
B.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减少茶树水分蒸发 |
C.减少阳光照射,防止病虫害 |
D.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 |
①保暖,减轻霜冻威胁 ②挡雨,减轻流水冲刷 ③提升热辐射,降低气温 ④延缓茶叶老化,增加茶叶嫩性,提高茶叶品质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7年1月2日至3日,辽宁丹东地区迎来了本年的第一场降雪,东港地区积雪厚度达7厘米,这真是“2017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的稍早了一些”,据此,回答下题。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从地理的角度看是因为瑞雪能 ( )
①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 ②带来纯洁和吉祥
③能够净化空气 ④能够减少病虫害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从地理的角度看是因为瑞雪能 ( )
①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 ②带来纯洁和吉祥
③能够净化空气 ④能够减少病虫害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 根据图表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3. N湖泊周围的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试评价其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条件。
4. 为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请你就M地农业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30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1. 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 根据图表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3. N湖泊周围的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试评价其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条件。
4. 为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请你就M地农业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比较甲、乙两国气候特点及其原因
【小题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1】比较甲、乙两国气候特点及其原因
A.甲国受西风带和寒流影响,全年降水均匀 |
B.甲国虽地处温带,但热量具有亚热带特征 |
C.乙国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 |
D.乙国受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A.光热更丰富 | B.市场更广阔 | C.地形更平坦 | D.水源更丰富 |
阅读材料1和2,完成下列各题:(11分)
材料一:图甲是某国轮廓简图,图乙是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据《中新网》2008年5月5日报道:该国各地持续高温,气温高达43—46℃。当天有3人中暑死亡,使该国今年4月入夏以来热死人数增至33人。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地;(2分)
(2)根据图甲,请分析该国南部地势状况。(3分)
(3)图甲中阴影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 ,试分析该区域大面积分布的自然原因。(3分)
(4)据多年新闻报道,5月份是该国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试分析其原因。(3分)
材料一:图甲是某国轮廓简图,图乙是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据《中新网》2008年5月5日报道:该国各地持续高温,气温高达43—46℃。当天有3人中暑死亡,使该国今年4月入夏以来热死人数增至33人。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地;(2分)
(2)根据图甲,请分析该国南部地势状况。(3分)
(3)图甲中阴影部分主要粮食作物是 ,试分析该区域大面积分布的自然原因。(3分)
(4)据多年新闻报道,5月份是该国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乙试分析其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