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温度15-19℃,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按播种时间的差异可将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种。下图为我国2016年油菜优势产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结合材料可知( )
【小题2】与丙产区相比,乙产区的优势是( )
①油菜总产量高 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高
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 ④油菜品种丰富
【小题3】华北地区没有成为我国油菜的优势产区,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 )

【小题1】结合材料可知( )
A.地形和水分差异导致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 |
B.北方油菜冬季播种,夏季收获 |
C.纬度差异导致甲、乙两产区分别种植冬油菜和春油菜 |
D.长江流域油菜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 |
①油菜总产量高 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高
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 ④油菜品种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风沙灾害多,且积温偏低 | B.水资源紧张,土壤盐碱化严重 |
C.油菜的生长时序和农事安排与小麦有冲突 | D.耕地面积不足 |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3)说明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3)说明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地貌类型比例


【小题1】综合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小题2】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地貌类型比例


【小题1】综合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西南地区 | D.东南地区 |
①开垦历史悠久 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读 “塔里木盆地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果核透明、味道甜美的“冰糖心苹果”产自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它每年的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10月25日之后,上市时间晚于普通苹果1-2个月,一旦上市,即被抢购一空。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图示区域位于全球五个热量带中的 带。塔里木盆地内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等。
(2)影响图示区域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选择填空)。
(3)造成阿克苏地区“冰糖心苹果”含糖量高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有 、 等。
(4)简述阿克苏地区苹果保鲜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
(5)针对阿克苏地区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提出解决建议。

资料:果核透明、味道甜美的“冰糖心苹果”产自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它每年的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10月25日之后,上市时间晚于普通苹果1-2个月,一旦上市,即被抢购一空。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图示区域位于全球五个热量带中的 带。塔里木盆地内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等。
(2)影响图示区域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选择填空)。
A.气候 | B.地形 | C.水源 | D.土壤 |
(4)简述阿克苏地区苹果保鲜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
(5)针对阿克苏地区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提出解决建议。
某国棉花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常年产量居世界第六位,出口量居第四位。下图示意该国棉花生产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棉花产区的气候类型是
【小题2】该棉花产区最可能位于
【小题3】该地区气候特征对棉花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小题1】该棉花产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热带草原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A.巴西 | B.埃及 | C.乌兹别克斯坦 | D.澳大利亚 |
A.全年高温,蒸发旺盛 | B.风调雨顺,不受旱涝灾害影响 |
C.盛夏时光热充足,利于采摘 | D.生长期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生长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被称为“中国冬枣之乡”,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3亿公斤,年销售收入30亿元。沾化冬枣栽植历史悠久,百姓自古就有“房前屋后三棵枣树”的习惯。沾化冬枣成熟期晚,其皮薄光滑、肉质细嫩、清甜多汁,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但自然保鲜期只有7天,质脆皮薄,极易摔碎。沾化冬枣喜光性强,对环境适应性强,但尤喜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其生产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下图为沾化区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分析沾化区种植冬枣的有利自然条件。
(2)在冬枣栽植过程中,常采用清除徙长枝,处理竞争枝,回缩延长枝,疏截过密枝、细弱枝、重叠枝,清除损伤枝和病虫枝等修剪技术。说明其主要目的。
(3)试为促进沾化区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措施。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被称为“中国冬枣之乡”,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3亿公斤,年销售收入30亿元。沾化冬枣栽植历史悠久,百姓自古就有“房前屋后三棵枣树”的习惯。沾化冬枣成熟期晚,其皮薄光滑、肉质细嫩、清甜多汁,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但自然保鲜期只有7天,质脆皮薄,极易摔碎。沾化冬枣喜光性强,对环境适应性强,但尤喜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其生产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下图为沾化区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分析沾化区种植冬枣的有利自然条件。
(2)在冬枣栽植过程中,常采用清除徙长枝,处理竞争枝,回缩延长枝,疏截过密枝、细弱枝、重叠枝,清除损伤枝和病虫枝等修剪技术。说明其主要目的。
(3)试为促进沾化区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已由1980年前的不足20万公顷上升到2008年的171.86万公顷,占全国棉产量的比例由3%上升到40%。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主要是因为新疆
A.气候条件优越,棉花品质好
B.棉田平坦广阔,适宜大规模机械化
C.棉花生产经济效益高于本地其他作物
D.棉花生产成本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小题2】中国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对新疆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棉农收入提高 B.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B.水资源消耗加剧 D. 水土流失加剧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主要是因为新疆
A.气候条件优越,棉花品质好
B.棉田平坦广阔,适宜大规模机械化
C.棉花生产经济效益高于本地其他作物
D.棉花生产成本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小题2】中国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对新疆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棉农收入提高 B.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B.水资源消耗加剧 D. 水土流失加剧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初,针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我国提出推动马铃薯逐渐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经研究表明,马铃薯理论亩产可达8吨,而目前只有1吨。
材料二:马铃薯喜温凉、耐旱、耐瘠薄,我国大部分区域都能种植,适应性强。
材料三: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及我国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及播种面积变化图。

(1)据图描述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据图分析2006年至2012年我国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变化特点分别是 , 。
(3)内蒙古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可采取哪些措施?
(4)大力推动马铃薯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何意义?
材料一: 2015年初,针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我国提出推动马铃薯逐渐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经研究表明,马铃薯理论亩产可达8吨,而目前只有1吨。
材料二:马铃薯喜温凉、耐旱、耐瘠薄,我国大部分区域都能种植,适应性强。
材料三: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及我国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及播种面积变化图。

(1)据图描述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据图分析2006年至2012年我国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变化特点分别是 , 。
(3)内蒙古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可采取哪些措施?
(4)大力推动马铃薯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何意义?
山西、陕西两省为我国北方主要农业区。读下列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1)从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1)从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读下图,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 |
B.B地农业发展引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
C.C地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该地河谷热量条件优于周边地区 |
D.D、E两地要大力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