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竹子是常绿浅根性植物,对水分、温度和土壤都很挑剔,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竹子的价值可以概括为“穷人的木头,富人的装饰品,艺术家的盟友,大自然的礼物”。而竹产业被誉为绿色黄金产业。下图为我国著名的“竹乡”安吉县位置示意图。竹产业在这里先后经历过从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竿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4次跨越,目前该县无论是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还是竹子旅游资源的开发,都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1)该县竹林的分布呈“马蹄形”,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该县大力发展竹产业的原因。
(3)推测该县竹产业四次跨越的原因及其对当地竹农生产方式的影响。
行驶在河西走廊,视野里连绵延伸着两条“带子”,一条是绿意盎然的绿洲农业带,一条是苍凉土黄的戈壁沙漠带。这两条天然的“隔离带”使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生产的“理想王国”和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河西走廊玉米种子纯度高、发芽率高、商品性好,占据全国大田用种量的半壁江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生产的“理想王国”主要得益于( )
A.环境相对封闭 | B.水源比较丰富 |
C.热量比较充足 | D.土壤相对肥沃 |
A.增加土壤肥力 | B.防止水分蒸发 |
C.减弱风力侵蚀 | D.节省劳动力 |
A.自然灾害少 | B.邻近消费市场 |
C.耕地面积辽阔 | D.机械化水平高 |

【小题1】甲国家的地形特征为
A.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B.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
C.以盆地为主,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
D.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
A.水稻种植业 | B.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 |
C.林业 | D.畜牧业 |
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我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丰富。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的不断增长,刺激了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下图所示)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1991—2007年,区内橡胶园面积增加了960hm2。

(1)分析纳板河流域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分析本区域种植橡胶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大面积种植橡胶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新疆阿克苏市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年降水量不足150mm。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因果面光滑细腻、色泽光亮自然、皮薄肉厚、质地紧密、味甜汁多、含糖量高被称为新疆的“水果皇后”,它多次在全国苹果评比中获金奖。阿克苏苹果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之后(普通苹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摘)。

(1)简述图中城镇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2)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分析塔里木河为时令河的原因。
(3)评价新疆阿克苏种植“冰糖心”苹果的气候条件。
(4)指出该区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说明其目前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蔓越莓为常绿灌木,主要生长在北半球凉爽地带的酸性泥炭土壤中。泥炭土壤是古代低温湿地的植物遗体,被埋在地下,经数于万年的堆积,在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或缺少空气的条件下缓慢形成的一种土壤。
材料二 蔓越莓是美国原产的健康顶级水果,市场售价高,富含多种营养素,并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目前,蔓越莓在中国仍没有规模化和商业化的种植基地,而且在中国的育种和栽培刚刚起步。近年来从美国引进蔓越莓苗,蔓越莓种植生产加工初具规模。今后抚远市将逐渐减少大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大力发展蔓越莓产业,打造属于东方的蔓越莓之都。
材料三 下图为抚远市分布图

(1)抚远市土壤适宜蔓越莓种植,说明其形成条件。
(2)从社会经济角度,为抚远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有利论据。
(3)推测抚远市蔓越莓产业进一步发展可能面临的主要瓶颈。
(4)为以蔓越莓种植为基础的抚远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材料一 我国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2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占36%。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
材料二 图甲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乙为“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

分析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橄榄油是我国通过中欧班列从西班牙等国进口的商品之一。油橄榄树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偏碱性土壤中,喜光、耐旱、忌涝。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亚热带很多地区不适宜种植油橄榄树的自然条件。
太平洋生蚝即太平洋牡蛎,属广温性贝类,主要分布在低潮线至水深20米的浅海区,其生长的适宜水温为8~32 ℃。太平洋生蚝产量高,生长快,对海洋环境适应范围广。此类生蚝肉质肥美、营养丰富,素有“海洋牛奶”的美誉。2017年4月初,太平洋生蚝占据了丹麦西海岸的大片海滩。丹麦驻华大使馆因本国生蚝泛滥成灾在官微发文求助网友,一时间,引发中国网友广泛关注。

(1)简述丹麦被誉为“西北欧桥梁”的原因。
(2)分析太平洋生蚝进入丹麦的可能途径。
(3)分析太平洋生蚝在丹麦西海岸大量繁殖的原因。
(4)有网友建议丹麦将生蚝出口到中国,你认为此举是否可行?说出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