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段,该区域 剩余劳动力大减,人均工资猛增的年份为:
A.T0~T1年间B.T1~T2年间
C.T2年以后D.T0之前
【小题2】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小题3】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荷兰70%的花卉生产采用温室栽培,花卉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施肥、喷药等,都实现了电脑自动控制。大部分生产企业应用了无土栽培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克隆技术等。

材料二:近年来,苏州新兴高技术产业如光电产业、新医药产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快速兴起。苏州软件园被科技部评为“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软件产业基地。现代化的交通是高新技术园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区位条件。苏州工业园区通过沪宁高速公路,到上海行车时间不到1小时,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1.5小时的汽车行程。

材料三:荷兰的风车和拦海大坝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观和世界文化遗产。2400千米的拦海大坝使荷兰具有世界著名的围海造田景观。


(1)比较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的异同。
(2)读材料一,概括农业技术在荷兰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3)读材料二,结合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特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通常布局在机场和高速公路附近的原因。
(4)读材料三,荷兰和江苏分别属于哪个世界文化圈?分别说明风车和拦海大坝两处景观形成的地理原因。
(5)荷兰和中国的江苏都经历了从围海造田到退耕还海的过程。分析说明两国围海造田和退耕还海的共同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结构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小
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小题2】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②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③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④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A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B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00年~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持
A.①③B.③④
C.①④D.②④
【小题2】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市场
C.土壤D.机械化
【小题3】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丁商品粮基地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
B.乙地夏季水充足,光热不足
C.丙地水充足,土壤肥力低
D.丁地光、热、水充足,旱涝灾害频发
【小题2】Q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
①水利工程的建设  
②农业劳动力严重流失
③城市化发展快,非农用地增多   
④农业结构调整,粮种面积减少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农业生产受农业区位条件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美国棉花带和我国新疆棉花产区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有
①光照充足 ②降水丰富
③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2】影响图中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B.科技水平
C.市场需求D.地形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关于陕西省和陕北榆林地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陕西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尤其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榆林号称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能源的重要接续地。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和生态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受到威胁。


(1)根据陕西省的资源分布特点,写出陕南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并说明理由。
(2)榆林市目前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的主要供应地,为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可采取的主要调配方式有哪些?分析榆林市成为我国能源重要接续地的优越条件。
(3)结合表一,分析榆林市当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阐述原因。
(4)归纳榆林市自1980年以来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并分析榆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回答问题。
【小题1】上海率先建设自贸区的优势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经济腹地广阔,辐射效应大 
③能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④开放型经济规模大,国际化企业集聚度高 
⑤有较为成熟的监管制度和管理经验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
【小题2】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
A.推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原材料的出口B.推动上海近郊蔬菜基地的建设
C.推动上海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和升级D.推动上海金融及贸易的转型升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回答问题。

【小题1】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
【小题2】该地区具有地方特点文化景观是(    )
A.都江堰B.坎儿井C.竹楼D.喇嘛寺庙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