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苏省计划到2017年13个省辖市都将建成一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海绵城市示范区。到2030年,“海绵”比例扩大到80%的建成区。今后城市绿地、公园、道路、广场、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都将如海绵一样,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解决一下暴雨就“看海”的顽疾。

材料二   城市中新老两种排水模式比较图


材料三   江苏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海绵城市”前后的水位变化图


(1)根据水循环原理,试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内涝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2)和快排模式相比,海绵城市排水模式对水循环环节有哪些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两条曲线相比(实线和虚线),表示修建海绵城市前的水位曲线是_________;这里一年中流量变化最大的时期,是受_________和_________天气的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小题1】图中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
【小题2】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②城市硬底化增加城市内涝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 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略图。

材料二:“丝绸之路”上三个重要城市的经济数据
指标
西安
兰州
乌鲁木齐
2011年末总人口(万人)
791.8
323.3
249.4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173.1
44.6
22.1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1697
745
759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1994
775
909
货物运输量(百万吨)
392
89
165
货物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25.8
18.8
90.3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万人)
68.5
29.3
13.1
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个)
2866
422
249
材料三:201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和咸阳之间,规划建设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彰显历史文明、统筹科技资源的生态田园新城。
(1)据材料一,西安的气候类型为  。安康的降雨量较西安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6分)
(2)“引汉济渭”可能会使汉江下游的径流量  ,据材料一可推测出其工程难度主要在于   。(4分)
(3)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泾渭分明”,泾渭两河的清浊比较在历史与现状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说法。根据材料一,试推断,历史上泾河的含沙量较渭河 ,而目前渭河含沙量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4分)
(4)近年,西安建立了“国际港务区”,实施综合保税制度,运营国际货运列车,力图重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根据材料二,试分析西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6分)
(5)“西咸新区”的建设对西安城市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4分)根据材料三,试为“西咸新区”的开发建设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3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重庆钢铁公司启动了搬迁计划,整体从主城区搬迁到长寿新区。
材料二图示左图为“重庆市地形图”,右图为“重庆市主城区略图”。

(1)描述城市重庆市的地理位置。(6分)
(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长江AB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12分)
(3)简述重庆的地形对市区修建高架轨道环线的影响。(6分)
(4)说明2007年重钢搬迁对重庆主城区的积极意义。(6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图中山地呈东西走向,夏、秋两季均有大量降雨,每年为关中地区送去大量优质淡水资源。山地北侧发育了上千条瀑布,而山地南侧则难见瀑布的身影。
(1)当图中河流一年中第一次进入汛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
A.西安昼夜变化幅度最小B.正是图中山地红叶满山
C.该地区小麦正值收割期D.我国雨带移至华北地区
(2)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
①为什么瀑布多出现在该山地北坡。②图中山脉夏、秋季均多雨的原因。(12分)
(3)图中的城市80%以上被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占据,改变了城市的自然状态。请说明城市硬质地面面积过大会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哪些影响。(8分)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为江苏省乡村地域功能比重区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 地区以农业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主, 地区各类功能较为均衡。
(2)图中A处湖泊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_________ _   
(3)填写下表,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社会历史三个方面分析苏南乡村地域工业功能比重大的主要原因。
项目
主要原因
地理位置
 
经济基础
 
社会历史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海绵性”,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
A.降低地表径流量B.净化和处理雨水C.提高雨水下渗速度D.修建大量蓄水池
【小题2】下图所示景观中,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下列城市中,适宜建设成为“海绵城市”的是
A.巴西的玛瑙斯B.卡塔尔的迪拜C.中国的乌鲁木齐D.中国的济南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图。

材料二 2004年,多家媒体报道了青海湖水位降至二十年来最低的消息;2012年,青海湖湖水面积达到4 402.5平方千米,青海湖湖水面积连续8年不断增大。一时间,大家把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对青海湖的影响上。
材料三 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盆地辖区盐湖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位高、品种多。格尔木市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湖、石油、天然气而重点发展的盐化工和石油化工初具规模。
(1)比较图中山脉北部与南部城镇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2)简要分析青海湖湖水面积增大的可能原因。
(3)兰州地区作物播种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说明该生产方式的作用。
(4)对于格尔木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社会上的争议很大。你是否赞成格尔木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试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下图所示区域深水稻播种面积较大。深水稻是耐水淹的水稻品种,其茎能随水上涨而伸长。其亩产300一400斤,远低于普通水稻。

(1)简述①②两城市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
(2)推测深水稻在图示地区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3)简要分析③区域河流分叉的自然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