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兴小城镇,有如下四种模式可供选择,其中较适宜的模式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
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 ②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
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 ④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
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B.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C.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C、D、E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的表现是城市人口增加、     和城市数量增加。
(2)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的  曲线是对应的。按经济水平属于    国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    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    
(3)左图E~F反映了 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A.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B.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C.净化空气并稳定大气成分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关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会减少
B.对城市土地质量会有不良影响
C.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设施使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水质、水量
D.会出现城市“热岛”现象,且建筑群会影响风速和风向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促使相应的改革措施是(   )
A.城乡教育体制改B.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C.乡村环境卫生改革D.土地利用制度改革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 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表。

(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特征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伦敦城市发展简图”和“伦敦市人口增长情况简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英国泰晤士河曾受到严重污染,导致除偶尔出现的鳗鱼外,无其他鱼类。如今,经过治理的泰晤士河,已被认为是城市中比较干净的河流之一,河中重现了上百种鱼类。伦敦原有“雾都”之称,近年来由于英国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无烟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中的烟尘大为减少,雾日已不多见。
(1)老伦敦中心区环境恶化,最为严重的是________污染和________污染。
(2)1950年伦敦市发生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造成酸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①城市规模无限扩大;②城市人口迅猛增长;③城市管理水平落后;④城市设施很不完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伦敦在70年代城市人口有所下降,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观察并分析,伦敦市在保护和改造城市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城市区域示意图”,图中②为石油化工区,③为电子工业区(附近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④为水泥厂。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从城市功能区看,图中①处最有可能形成_____区,其外围主要是_____区。随着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市区的工厂纷纷向外搬迁,其主要目的是①_____;②______。
(2)②③④中工业布局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3分)
(3)城市化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①____;②____;③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城市略图,判断1-2题。

【小题1】该市周边①、②、③、④四个卫星城中,最适宜布局化工工业区的是
A.①B.②C.⑨D.④
【小题2】该城市将新城区建在老城区以西的河流对岸,最可能的原因是
A.新城区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B.尽量少占农田,保护耕地资源
C.新城区环境洁净、优美
D.新城区地势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