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特大城市热岛效应强度(UHI)的季节和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一年中,该城市()
A.夏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弱
B.秋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强
C.春季多大风降低了热岛效应强度
D.热岛效应强度与风速呈正相关
【小题2】由图乙可以判断,该城市的热岛效应强度()
A.中午前后强度最大
B.日较差小于年较差
C.冬季的日变化幅度最小
D.与气温日变化呈负相关
【小题3】热岛效应强度日变化的季节差异反映出()
A.春季郊区气温日较差最小
B.夏季郊区的植被长势最好
C.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差异
D.日变化与昼夜长短无相关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1-11 04:12: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我国东部沿海形成秋季罕见的“双台风”效应,华东遭受了严重的风雨影响,使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告急,“城市雨涝”再次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10月份某日某时刻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材料二 10月份浙江某地连续几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材料三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简析此时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向。(6分)
(2)根据材料,判断“双台风”开始影响浙江某地的时间并说明理由。(8分)
(3)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关系最为密切,并据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6分)
同类题2
2015年中国50大“鬼城”排行榜出炉,县级城市成主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出现了一些“鬼城”指数 (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B.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小题2】针对“鬼城”现象,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政府鼓励大量农村人口入住“鬼城”
B.发展产业园区、开发区,建设产业新城,房地产业先行
C.提高配套基础设施的标准,减少房子的空置和浪费
D.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步推进,真正实现“产城融合”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从1968--2000年影响该城市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变化为
A.河流
B.公路和铁路交通
C.商业的发展
D.工业的发展
【小题2】从上述三幅图分析,未来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出现郊区城市化
B.成为交通枢纽城市
C.成为旅游城市
D.成为商业中心城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问题。(9分)
(1)试分析图示①②③④四个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地理区位。
(2)说出城市②的名称,并简述城市②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同类题5
在城市化过程中(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B.劳动力由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逐渐转移
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
D.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