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气与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家外汇牧入的90%以上,同时还开采出口铁矿石和磷灰石。另外,葡萄酒、柑橘、蔬菜、橄榄油也是其传统出口商品。但阿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与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首都阿尔及尔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和城市。

(1)根据气候资料说明阿尔及尔与塔曼拉塞特气候特征的差异。
阿尔及尔是阿尔及利亚首都和最大港口,公元前2世纪,腓尼基人在此建立港口。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进入北非,使这里成为繁华的商港。
(2)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阿尔及尔成为重要港口城市的优势条件。(3)说出阿尔及利亚经济结构特点,并分析该国可采取哪些措施优化经济结构。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有拓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A.人口迁移 | B.经济全球化 | C.城市化 | D.逆城市化 |
A.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
B.每逢春节期间,高速公路车流量增大 |
C.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
D.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
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都是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下图示意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变化的城市化模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迅速缓解图中甲时间点城市核心区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有( )
A.实施二孩政策 | B.加大教育投入 |
C.疏散城市职能 | D.完善养老保障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睡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虽然人口大量入住,但也就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坐车往市中心上班、购物。位于昌平区的回龙观、天通苑这两个超级大社区就有“堵城”“睡城”之名。北京在2018-2020三年期间将投入200亿元,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的人居环境,成为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
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中心城区相比,回龙观、天通苑( )
A.文化服务水平高 | B.医疗卫生发达 | C.常住人口多 | D.房价较低 |
①职住失衡
②交通拥堵
③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欠缺
④失业人口数量过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年份 | 总产值(亿元)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城市化水平(%) |
1990年 | 200 | 47 | 36 | 17 | 18 |
1999年 | 1023 | 19 | 45 | 36 | 26 |
2008年 | 6110 | 13.4 | 54.4 | 32.2 | 38 |
A.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均快速提高 | B.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
C.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均来自本地人口 | D.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

【小题1】图中成都市
A.2000年市中心温度普遍较高且集中连片 |
B.2000年东北部环路因车辆拥堵温度最高 |
C.十年间新建产业园区,重工业规模扩大 |
D.十年间企业基本退出城区,呈分散布局 |
A.建设市中心休闲旅游区 | B.优化城市中心功能分区 |
C.疏解人口和商业到近郊 | D.外迁全部产业至远郊区 |
A.有助于缩短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距离 |
B.有助于增加城市道路面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
C.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增加道路的通行效率 |
D.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增加道路安全 |

【小题1】2000~2010年京津冀地区(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B.人口分布趋于集中 |
C.人口流动活力减弱 | D.京津人口占比下降 |
A.加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 | B.不断完善北京城市服务功能 |
C.将京津产业大量转移到河北 | D.推动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建设 |
图a京津冀城市化水平比较图,图b为2012年京津冀三大产业比重图

读图a和图b,在津、冀中任选一地,比较它与北京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主要差异。

(1)左图中,A→F反映的是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城市用地规模增大___________,其中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________ (填a或b),右图中b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填发展中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
(3)若某国处于左图中C阶段,可能出现________(填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现象。
(4)左图中E→F反映了___现象,对应的是下图中的___(①或②或③),该现象一般发生在_____(填发展中或发达)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