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题1】由图可推断出该国
A.工业化与城市化均呈持续增长趋势 |
B.二战后,工业对城市化的促进日益加强 |
C.二十世纪以来,工业发展水平日益下降 |
D.1970年代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
A.农业 | B.服务业 | C.矿业 | D.建筑业 |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初始人口规模在100万人左右。设立雄安新区,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 |
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
C.吸引国家和外企投资 |
D.减少北京市工业污染 |
①该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②该地区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
③该地区开发程度低,用地充足
④新区的建设有利于带动河北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A.服务业 | B.重工业 | C.建筑业 | D.农业 |
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核心范围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白洋淀在新区发展中可发挥的主要功能为( )
①提供水资源 ②净化水质 ③航运 ④调节气候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生态保护区 | B.水运中转区 | C.湖景住宅区 | D.产业承接区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下表为 2013 年两城市群部分指标比较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成因是( )
①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②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高于长三角城市群
③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④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①控制中小城市用地规模
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③加强城市间分工与合作
④限制农业人口城镇化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福建省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近年来该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省份之一。下图为福建省城市发展和工业总产值统计图。


(1)简述图中反映出的福建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2)福建省是我国著名的桂圆、荔枝产区,分析城市化对水果生产的影响。
(3)简述福建省城市化与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材料一 墨西哥城人口超过了2000万,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该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排放的有害气体使墨西哥城上空常常被黄色烟雾笼罩。
材料二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1998年底人口达1306万。20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建设卫星城。1990年开始建设浦东新区。20多年来,上海修建了全长480千米的环城公路,新建了高架公路和地铁等。人均居住面积从1980年到1994年增加了近一倍。1999年,园林绿地面积达1万多公顷,公共绿地3600多公顷。上海的环境正日益好转。
(1)结合材料分析墨西哥城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双选)A.人口膨胀 B.工业过于集中 C.失业人口增多 D.住房紧张
(2)墨西哥城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是______。城市环境污染除大气污染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结合材料二,分析上海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①______;②______;
(4)墨西哥城治理环境问题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是______ (双选)
A.分散大城市职能 B.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边污染边治理 D.扩大城市规模

【小题1】甲图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某种重要现象,其成因不包括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 B.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 |
C.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D.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 |
A.Ⅰ | B.Ⅰ和Ⅱ | C.Ⅱ后期和Ⅲ | D.只有Ⅲ |
下表为世界、G7(七国集团,成员国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及中国的城市化率(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数据(2016年)表。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中国世界G7 | B.世界G7中国 | C.G7中国世界 | D.G7世界中国 |
A.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 B.城市房价过高,住房困难 |
C.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 D.工业比重低,吸纳人口少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 B.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 |
C.城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断上涨 | D.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缩小 |
A.回乡再就业等政策实施 | B.城镇内就业机会减少 |
C.农村人均耕地增多 | D.户籍管理趋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