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强度可以反映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下图为安徽省内城市每日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及客流比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由此判断,下列城市中规模最为接近的是( )
【小题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由此判断,下列城市中规模最为接近的是( )
A.六安市和亳州市 | B.黄山市和滁州市 |
C.马鞍山市和黄山市 | D.阜阳市和宣城市 |
A.皖中地区发往合肥的客流比例最高,说明合肥对皖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最强 |
B.亳州市发往合肥的客流比例较低,说明亳州市离合肥近 |
C.合肥市位于皖南地区 |
D.安庆市发往合肥的客流量占该市出发客流总量的比例较高,说明安庆市对合肥影响大 |
读城市服务范围嵌套理论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城市的等级关系
【小题2】生活在甲地的人们,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小题3】下列有关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错误的叙述是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城市的等级关系
A.甲=乙=丙 | B.甲>乙>丙 |
C.乙>丙>甲 | D.丙>甲>乙 |
A.在甲地购买高级轿车 |
B.去乙地上大学 |
C.去丙地买生活日用品 |
D.在甲地设立某商品的全国代理办事处 |
A.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
B.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
C.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较低等级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
D.等级较高的城市距离较近,等级较低的城市距离较远 |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下题。

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A.行政功能为主 | B.军事功能为主 | C.文化功能为主 | D.经济功能为主 |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城市等级体系从大到小依次是
【小题2】古雷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的服务时,合理的城市选择是

【小题1】城市等级体系从大到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①② | D.④③②① |
A.到厦门看疑难重病,购买高档商品 |
B.到漳州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 |
C.到东山购买鱼虾等副食品 |
D.只要有钱,到哪里消费都一样等级 |
图示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三种符号代表不同等级的城市。各城市周围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通常情况下M村的居民到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城市为图示区域等级最低的城市 |
B.该区域甲城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
C.该区域丙城市的服务种类最多 |
D.丙城市的服务范围全部包括在乙城市的服务范围内 |
A.甲、乙 | B.甲、丁 |
C.乙、丁 | D.丙、丁 |
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图A中,虚线代表_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国家。
(2)说出图B反映的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
(3)表格信息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哪些?


(1)图A中,虚线代表________国家,实线代表________国家。
(2)说出图B反映的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
(3)表格信息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哪些?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城镇发展示意图。该地区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其中,柳市的五金电器、白石的橡胶制品在国内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地区城镇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镇间距离扩大 | B.城镇人口增加 |
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 D.城镇数目增多 |
A.乐清的服务范围较柳市小 |
B.虹桥提供的服务种类较乐清多 |
C.芙蓉和北白象的城镇服务功能相同 |
D.乐清与柳市的服务范围有可能重叠 |
读北部湾城市群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城镇等级越高,城镇数量越______,服务范围越______。
(2)从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角度,说明北部湾沿海地区大城市较多的原因。

(1)图中城镇等级越高,城镇数量越______,服务范围越______。
(2)从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角度,说明北部湾沿海地区大城市较多的原因。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夜间人口密度分布图,下表为甲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趋势表。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注:将1960年数据视为100。
【小题1】该市夜间人口分布重心向外迁移是因为( )
①甲区地租水平上升 ②乙区基础设施改善
③丙区环境压力增大 ④全市交通设施完善
【小题2】据表推断甲区( )
【小题3】甲区最突出的功能有( )

| 就业人 口密度 | 白天人 口密度 | 夜间人 口密度 |
1960年 | 100 | 100 | 100 |
1998年 | 137 | 129 | 60 |
注:将1960年数据视为100。
【小题1】该市夜间人口分布重心向外迁移是因为( )
①甲区地租水平上升 ②乙区基础设施改善
③丙区环境压力增大 ④全市交通设施完善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白天进入的人口小于离开人口 |
B.周末人口昼夜差异大于工作日 |
C.白天的交通出行高峰持续全天 |
D.未来昼夜人口差异将逐步加大 |
A.商务办公、工业生产 | B.生活居住、工业生产 |
C.商务办公、生活居住 | D.文化教育、工业生产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津市、秦皇岛市、沧州市的服务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家庄原来是一个村庄,读图回答影响其城市等级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3)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

(1)天津市、秦皇岛市、沧州市的服务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家庄原来是一个村庄,读图回答影响其城市等级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3)简述图示地区东南部城市密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