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示意某“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该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万;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是以该城市为起迄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关于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正确的是
A.铁路连接三组团,规划合理
B.铁路、公路客运站远离客运码头,避免旅客过于拥挤,规划合理
C.货运码头与干线铁路相连,规划合理
D.各组团之间道路较少,节省交通用地,规划合理
【小题2】该城市组团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规模过大,环境问题突出
B.地形和水文条件的制约
C.淡水资源的限制
D.居民分布不均匀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B.C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____,其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__________。
(2)城市B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B所在国家的首都20世纪70年代后,该城人口有所下降,大量人口迁往卫星城,这种现象称_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面四图中,工业区布置错误的是
A.AB.BC.CD.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剖面图”,显示了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区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原因是
A.位于城市中心,往往为市政中心广场B.距离城市中心近,不适应城市建设
C.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D.位于郊县,只适合发展种植业
【小题2】乙地区高土地价格,低人口密度,应属于
A.中心商务区B.商业区C.住宅区D.工业区
【小题3】丙地区是城市中
A.最普遍的类型B.生态环境最佳C.交通条件最佳D.工业点最密集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比"我国某城市分别在1980年和2007年发展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a到图b反映的城市发展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该城市正处于这一过程的_______________阶段。
(2)该城市形成于河流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厂的位置出现_______________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城市地租空间变化曲线,据图回答23-24题。

【小题1】图中的四条曲线,与现实较为吻合的是
A.a bB.c d
C.a cD.b d
【小题2】上述城市地租空间变化曲线形成的影响因素是:
①风景的优美程度 ②房屋的结构及所使用的材料 ③交通便捷程度 ④距离市中心远近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

(1)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原因是
(2)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地租因素对 区的布局影响较小,对 区的影响最大。
(3)某市M区,靠近市中心(见乙图),属甲图中A区的范围,按城市功能分区的原理,应该开发为商贸区;但市政府却将其建为公众活动绿地。市民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必先表明“支持”或“反对”;然后用地理的观点阐明自己支持或反对的理由,至少2条以上。)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应该是
A.能使城市居民随时随地得以消费B.能够使各功能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避免相互干扰
C.能使交通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各种交通工具畅通无阻D.能保证外来人口不再涌入城市,扰乱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分析、判断下列城市地域功能区与其付租能力及最佳区位选择搭配正确的是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A.商业区- Ⅲ- aB.住宅区-Ⅱ-bC.工业区-Ⅲ- aD.商业区-Ⅰ-b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图19是20世纪80年代南京城市图,图20是1500年前南京城市图。阅读图19和图20和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9 图20
资料1:
梁都之时(图20所示),城中28万余户,西至石头城,东至倪塘(方山北),南至石子岗,北过蒋山(钟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其各津渡处大致都是市场区。
资料2: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级行政中心。该城市地处中纬度,1月平均气温为2℃,7月平均气温为28℃,年降水量为1031毫米。气温适度,降水适中。
资料3:
随着近代修筑港口、制造船舶技术的发展,使水流条件复杂的长江沿岸可建筑港口,大型船舶也可抵住长江风浪,在长江港口停靠。
(1)读图20,梁都时南京城市选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读图20和资料1,梁都时南京城商业区主要集中在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方位),图20中能够反映出影响其商业区分布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19和资料3中可以看出,与梁都时南京城相比,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城区在古城的基础上向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发展。导致这种变化的区位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