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小题2】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小题3】图中P、P′数值差异所体现的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是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A.相对性 | B.临界性 | C.警戒性 | D.均衡性 |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小题2】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小题1】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势高、气候寒冷 | B.生态环境脆弱 |
C.自然资源丰富 | D.生物资源少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小题2】图示区域单位面积环境人口承载力最大的省区是( )
【小题3】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影响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对外开放程度 | B.消费水平 |
C.科技发展水 | D.资源的丰歉程度 |
A.四川 | B.福建 |
C.湖南 | D.广东 |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 B.人口分布差异 |
C.自然环境差异 | D.消费水平差异 |
某半湿润沙地水资源可承载65万人口,耕地可承载人口为42万,森林可承载人口为76万,矿产资源可承载人口为118万,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
A.65万 | B.42万 |
C.76万 | D.118万 |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反映了( )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B.![]() |
C.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是相同的 |
D.P为环境承载力 |
A.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
B.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生活质量越高,最佳人口规模越大 |
C.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
D.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题。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00万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 |
B.1500万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 |
C.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
A.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
C.气候适宜 | D.自然灾害少 |
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代表我国环境承载的数据是
【小题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小题1】表中代表我国环境承载的数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B.人口数量越少越好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D.为8—9亿人口 |
下图为示意人口容量值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横轴表示各制约因素的影响程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环境人口容量是指
【小题2】对图中相关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环境人口容量是指
A.-个恒定不变的数量 | B.环境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C.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 D.环境能供养人口的最佳数量 |
A.甲为人口合理容量 | B.乙为环境人口容量 |
C.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D.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等呈正相关 |
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小题1】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增加 | B.科学技术进步 |
C.消费水平提高 | D.土地资源减少 |
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 | 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 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